www.IP138.com 查询网 | ||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 品牌排行榜 |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
在线翻译 | 货币汇率兑换 | 阴阳转换万年历 |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 快递查询 EMS查询 | 各地车牌查询表 |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
相关行业: | 电线电缆 电子元件 管道电线电缆布线 光缆光纤 装修材料五金 |
个人简介 | 崔根良-亨通电缆-原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介绍
人物小结: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董事长)称号、获评“首届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新闻人物” 崔根良简介: 崔根良,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曾任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还兼任上海亨通、江苏亨通线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吴江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苏州亨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吴江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崔先生先后获得苏州市劳动模范(1994年)、江苏省劳动模范(1996年)、优秀科技创业转业退伍军人奖(1997年)、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董事长)称号(1998年)等多种荣誉称号。崔先生曾担任的重要职务包括:1986年~1987年,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1988年~1990年,吴江乳胶厂厂长;1991年~2000年,线缆总厂、亨通集团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2004年7月获评“首届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新闻人物”。 历经17年的创业和发展,亨通集团总裁崔根良当选“‘苏商骄傲’———改革开放30年江苏最受尊敬企业家30人”,为吴江企业界再赢荣誉。继获"十大风云苏商"、 "2007年度全国行业领军苏商"、改革开放30年"苏商骄傲--最受尊敬的企业家30人"等荣誉之后,崔根良总裁此次再次荣获"2008年度苏商社会责任大奖"。既是社会各界对其带领下的企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充分赞誉。 5年的通信兵生涯,崔根良的收获不在双手上,而在风骨中、内心里。五好战士、班长、优秀共产党员,这些,不仅见证了一个军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也奠定了一个青年能够不断走向成功的精神基础。军旅生涯不会赋予军人直接的财富,只会赋予军人无形的财富,而后者更昭示着某种无限的可能性,其“财富”会让一个人的一生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崔根良显然是领悟了军旅的真谛,虽然不能说多年以后,他所从事的通信线缆行业一定同他的空军通信兵经历有关,可巧合之中,不能不说还是有一份因缘在期待,毕竟,在通信这个“上天、入地、潜海”的职业或行业中,寄托着崔根良太多未尽的梦想。 借鸡生蛋、借梯登高和借船出海 中国古代便有“借东风”的说法,借风之“力”达行事之“势”,实现的是自身的提升和完成。崔根良显然是擅用巧劲之人,在他的企业发展思维中,没有太多的框框,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灵活的“三借”方针实现了企业的三次飞跃,虽看似曲径通幽,风景却正在前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1981年,从部队回乡的崔根良被安置在了吴江七都镇的七都化纤织造厂。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崔根良就被乡镇企业局任命为七都化纤织造厂的销售副厂长。很显然,一个复员军人的到来,给化纤织造厂带来了欣喜,在乡镇企业发展之初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一个有部队经历,守纪律、善管理、能吃苦的“老兵”正是当时企业求贤若渴的得力“干将”,而那一年,“干将”崔根良不过是24岁的年轻小伙子。仅仅过了4年,崔根良又先后担任了七都丝织服装厂、吴江乳胶厂的厂长。 1991年2月28日是所有亨通人难忘的日子。吴江七都通信电缆厂(亨通前身)开始筹建,崔根良出任厂长。新厂是在一爿濒临倒闭的亏损农具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几百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几台老掉牙的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还有120万元债务,这就是全部家当。号称总投资380万元的电缆厂,实际上真正到位的资金只有100多万元。 但是从建厂一开始,崔根良便确立了企业发展的“四敢精神”和“五高方针”。“四敢”即:敢攀高峰,敢创大业,敢为人先,敢争一流;“五高”即: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今天,这些已被写进《亨通文化手册》的内容,外人看起来很像不切实际的口号,却已成为亨通人创业的精确写照,这未免使人难以理解。但是我们从崔根良此后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来看,又是那么合情合理。 1991年,电缆厂建厂不久,便开始“借鸡生蛋”:通过让对方参股和技术支持的方式,与江苏省通信线缆总厂合作,企业当年投产就创利税87万元;1992年,与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院合作,实现“借梯登高”,双方合资兴建长江光缆联合公司,一举填补了江苏省光缆项目的空白,并随之组建了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缆总厂;1993年与日本妙香园株式会社合资创办吴江妙都光缆有限公司,并且于当年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芬兰、奥地利等国家引进几十台(套)先进生产流水线和检测仪器。在创业之初就避开了一般企业的技术改造之路,并为此后产品出口海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顺利地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 “三借”实现三级跳。多年以后,崔根良回首当年,表现出深邃的历史意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苏南乡镇企业被普遍宣扬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费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说到底是一种市场精神,撬开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缝隙,其历史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四千’精神注重的是两件事情,一是找原料,二是卖产品。这些都是指向企业外部的,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四敢’、‘五高’,就是把对企业外部市场的敏感和对企业内部管理、科技进步的重视协调起来。” 这使崔根良麾下的企业迅速甩开同行,在国内线缆行业崭露头角,并开始逐渐领军整个行业至今。1994年3月,组建省级江苏亨通集团公司。1995年底,亨通集团的通信电缆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这一记录一直连续保持至今;光缆年产销量跻身国内同行前5名,此后排名稳步上升,至2003年,光缆产销量居国内第二。 1996年1月,亨通集团成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短短5年时间,亨通集团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个比一个精彩的 “亨通传奇” 有人把成功的人比喻成“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我不知道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不过,一个成功的人有别于普通人的“特异”之处还是存在的,崔根良一手策划的“广州订货会”就是一个鲜明的佐证。由此也可以看到,成功的企业家亦需要艺术家的想象力,亦需要一种不落入经验和俗套的思维。 时值1992年,当人们还习惯于“跑单帮”搞销售时,崔根良已经在琢磨如何搭台唱戏了。他“别出心裁”地谋划了一场“广州订货会”,邀请了150个邮电单位参加订货,一举签下5000多万元的销售合同。这次订货会拿到了单子,结识了朋友。到1993年上半年,企业就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550万元。 1996年,由崔根良主创的“老乡吃老外”的精彩故事,更是轰动一时。一家由马来西亚客商在宜兴环科园投资1500万美元的独资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专业生产通信电缆与光纤光缆设备,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境。而此时亨通集团的订单来不及做,正欲扩大新的产能。崔根良便盯上了宜兴的这块“香疙瘩”。亨通集团经过与老外半年的艰苦谈判,只花了5000万元的代价就成功加以收购。 崔根良对机遇有着过人的敏锐。1998年前后,国内城乡电网进行大规模改造,由政策性机遇导致的电力电缆市场需求急剧放量。崔根良紧紧抓住城乡电力两网的建设契机,毅然投资亿元,组建江苏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填补了苏州地区生产高压交联电力电缆的空白。这一步也为亨通在线缆行业实施的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亨通逐步在业内确立起了广泛的影响,“买线缆,找亨通”的口碑不胫而走。 亨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专业营销队伍。他们平时都是以个人销售的方式替亨通卖产品。这些人走遍大江南北,将亨通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但是2000年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伴随着世界范围内IT业“冬天”的来临,通信产业迅速从发展的高潮进入调整时期。亨通的发展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崔根良看到的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他认为这是通信产业的整合时代提前到来了。为了牢牢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崔根良及时提出营销工作的“两个转变”。 “从个人行为的营销转向公司行为的营销转变,从单纯注重关系的营销转向技术、关系、品牌和素质并重的营销转变”。 于是,亨通形成新的营销模式,即三支营销队伍并存的格局:一是集团商流本部为主的营销队伍,二是集团专业销售员,三是各公司自己建立的营销队伍。商流本部为亨通创建了全面营销工作的基础模式。而专业营销员在三支队伍的相互竞争下,依然为集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公司的市场拓展业绩也节节攀高。外界对亨通的这种营销模式如雾里看花,但崔根良却自有一番宏论:“我们就是要让同行看不懂,这样才学不会、偷不走,成为亨通的比较优势。不管何种模式,拿到订单才是硬道理。” 在通信产业处于低谷的时候,亨通的发展不仅没有萎缩,没有停滞,反而每年保持30%左右的发展,实现利润稳步攀升,这在行业内被认为是奇迹。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低潮时期,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定信心。亨通在严酷的市场形势下,把工作做到客户都为我们着想的程度。关键还是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一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二是调整战略,蓄势待发。谁能经历寒冬,谁就能赢得春天。”崔根良深有感触地说。 于是,人们不难理解,正是在整个行业的低谷时期,亨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00年,亨通与中国光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沿的上海电信强强联合,合资组建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亨通将集团总部的高层决策、行政管理、国际贸易等职能部门迁至上海,形成与吴江总部并行的双总部制;2002年底,与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合作的沈阳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3年,亨通与北京电信合作,在密云国家级开发区建立北京亨通斯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从“军事化”到“有序化” 军人出身的崔根良用“军事化”管理企业,既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认同。在部队,崔根良是带兵的班长,可是一个带兵的班长在带兵理念上实在和一个将军没有太多不同。从“军事化”到“有序化”,崔根良就好比飞行员驾驶飞机落地,成功实现了“军转民”。 在亨通,崔根良实施的是“五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制度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军事化,营销管理法制化,服务管理星级化。他从员工列队进车间、列队进食堂这样的小事抓起。一开始,人们对现场管理的“军事化”不理解,有人议论,“企业又不是部队”。但是有过5年军旅生活的崔根良,有着自己的想法。后来人们发现,亨通实施的国际企业通行的“6S”现场管理,其要求决不低于军事化标准。当亨通人的观念和行为已经适应这种要求时,现场管理“军事化”才被改作“有序化”。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亨通早在1996年就完成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为了应对WTO的加入,又率先在国内线缆行业首家完成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崔根良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1997年,集团开始实施信息化工程。现在,集团局域网已有近500台计算机联网,ERP企业资源管理规划系统和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大大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保证了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反应,高效决策,规范运作。 2002年,崔根良又提出了“亨通管理年”的思路。他把第三届发展战略研讨会放在青岛海尔召开。通过现场参观学习海尔的先进管理模式,给全体亨通的高层与会人员以强烈的震撼。随之,崔根良又把2003年作为亨通的“管理提升年”,与外部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实施了管理整合工程,有效地促进了集团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亨通集团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庞大人才队伍。3000多名员工,3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亨通在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在亨通发展历程中,崔根良清晰地记得:有了第一位本科生,第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第一位研究生,第一位总工,第一位教授级高工,第一位MBA,第一位海归派。 亨通集团的下属公司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安敏,不仅是位海归派,又是中欧管理学院的EMBA,还是ITU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专家组成员,具有参与制定国际业内游戏规则的资格。亨通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则聚集了国内科研、管理、政策等各个宏观领域内十多名特级专家学者,其中包括7名光纤通信方面的两院院士。 崔根良对人才的重视,有许多这方面的“言论”在证明着他的实践,比如,他常告诫公司各级领导: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用人所长就是人才;亨通事业的舞台有多大,要看人才的能耐有多大,看公司为人才提供的空间有多大;每一个管理者都应是合格的人力资源经理;领导要时刻留意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真正的人才需要领导三顾茅庐去请,等等。管理、人才、科技,始终是亨通发展的三个内在支撑。崔根良对管理界熟知的“木桶理论”有着新的诠释。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崔根良的“新木桶理论”给人们展示的是三维视角:管理要消除的是短板现象,而人才是木桶上的箍,科技则是木桶可持续盛水的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科技兴企 专业铸企 崔根良认为,管理企业的道理大家都懂,差别在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对于企业发展共性的东西,崔根良不敢怠慢,只是因为他总是做得比别人更认真“一点”,更先进“一点”,更优秀“一点”,而一点一点的汇合,终将汇成大海。 多年来,亨通积极走产学研联合之路,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著名学府在光通信领域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先后开发新产品项目100多个。并创立了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亨通历年的科技投入占到销售额的5%~10%,而这一数据大大高于日本企业每年2%~5%的比例。 亨通的技术开发立足于自身开发、合作开发和技术市场合作投资开发三个层面进行。先后承建国家火炬项目15项,国债项目1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换项目1项。2003年,亨通集团明确了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研究型企业转型的目标。近三年来亨通共申请获得各项专利15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三年来累计获得国家部委、省、市各项科技扶持资金近4000万元。亨通集团技术中心还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委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苏州市首批三家获此殊荣的企业研究开发平台之一。亨通集团总裁助理李苏明被上海市政府评为“十大工人发明家”,还有两名职工被评为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能手”。 在崔根良的领导下,亨通集团经过十年左右的创业和发展,实现了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的目标。 2003年8月,亨通集团第四届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美丽的太湖西山召开。这次会议围绕“专业化与多元化”、“集团化与国际化”的主题,亨通的智囊团和高层们一起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从而更加明确亨通下一个十年的宏伟蓝图、战略措施。崔根良提出:到2010年,亨通向世界线缆行业前10名的目标迈进,致力进取世界级知名企业。为此,亨通的战略举措是:通过技术创新在专业化领域做专做精,通过资本运作、多元化投资等手段把集团做强做大,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亨通品牌。 崔根良深知,作为一家制造型公司,必须在专业化领域有足够的实力,起到领跑者的作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已经到了产业链竞争的时代。为做强产业链,亨通不遗余力。近年来,亨通在吴江七都、吴江经济开发区、宜兴、上海、沈阳、北京等地积极进行产业布点,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带。亨通已经成为国内专业生产通信电缆、通信光缆、光纤、同轴电缆、电力电缆、钢芯铝绞线、光器件、连接器等主导产品的知名企业,在产品链的延伸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崔根良并不满足,去年底,由亨通电力电缆公司投资的高质量铜杆、铝杆连铸连轧项目又启动了。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亨通做强做大的事,崔根良都愿意尝试。他还把目光盯上了资本运作。通过2年多的努力,2003年8月,亨通光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近4个亿,成为全国2003年发行价最高的股票。 亨通光电的上市,不仅为亨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保障,更重要的是亨通已经在证券投资领域开始试水,同时也为亨通从行业型公司转变为公众型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亨通的国际化步伐,首先是从产品经营的国际化开始的。崔根良专门成立了海外业务部,在上海总部办公。依托上海这个国际化窗口,亨通的产品积极进军海外市场,产品已远销南美、非洲、阿拉伯、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些年在通信传输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亨通集团作为中国民族产业在这一行业的代表,一直是在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共舞中成长、壮大的。“致力振兴民族产业,挑战世界卓越品牌”的醒目大字,被树立在亨通集团“井冈山”基地(七都)的厂区内。有过吃“老外”经验的亨通,并不怕与洋人竞争。在与国际化同行竞争的同时,崔根良十分善于走合作之路参与竞争。“竞合优于竞争”,这是崔根良一贯倡导的。2003年,亨通与日本藤仓公司合资组建的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全面运行,正常生产,产品完全达到国际技术要求。又与日本藤仓公司合资成立藤仓亨通公司,生产电力光缆和铝合金、铝包钢导线和铁路传输导线,前景看好。 2003年,亨通集团在发展的道路上好戏连台,多元化发展的步子在加快。苏州亨通房地产公司经过一年的紧张运作,在吴江市区开发20万平方米的大型房产项目——吴越秀,2004年1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动工仪式。小区以文化、生态、环保的开发理念,旨在打造吴江乃至苏州地区最具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社区。同时,亨通还涉足能源项目,2005年投资5亿多在张家港兴建两家热电厂。 亨通是一所大学校 “小企业谋事,大企业谋人”;“人品先于产品,竞合优于竞争,发展高于发财,地位源于作为。”崔根良的价值观如今成为亨通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时候,崔根良都认为,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当记者看到亨通集团宾馆一般的员工公寓、花园一般的工作环境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是一所成功的学校”。在亨通,崔根良时常这样要求各公司的总经理:企业家要有思想,企业要有文化,员工要有素养。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亨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并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作为亨通企业文化核心的“亨通价值观”,是这样表述的:人品先于产品,竞合优于竞争,发展高于发财,地位源于作为。如今,这种价值观已经体现在每一个亨通人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亨通认为,每一个员工的品质决定了其工作的品质,而工作的品质又决定着产品的品质。优秀的产品生产过程是高素质员工品格的物化过程。在亨通,员工只要有所作为,就会赢得尊重。 集团每年都要大张旗鼓地评比和表彰“优秀公司”、“突出贡献奖”和“管理创新奖”、“十大杰出员工”、“十大杰出营销员”、“优秀经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亨通人的工作热情。亨通还将这种价值观推广到企业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亨通要赢得社会的尊重,必先对社会有所贡献。为此,亨通始终不渝地坚持“诚信、平等、理性”的经营哲学。“在当前还不是很规范的外部市场环境下,亨通这么做是需要勇气的,”崔根良认为,“但是大家都不这么做,市场就没法规范,社会就没法进步。” 对于“诚信”二字,崔根良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亨通做事从来都是规范操作的。比如,有的企业故意拖欠别人的货款,有钱也不给你,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本事。但是我们当时尽管是乡镇企业,做事情却比许多国有大企业还规范,从来没有拖欠过客户一分钱,说好一个星期给,一个月给,绝对不会超过一天,资金紧张的话就想办法融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去要回别人欠我们的钱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是信守诺言,坚持诚信,不去效仿这种短视的行为。亨通的口碑和信誉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笔无形资产。”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亨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江苏省AAA级信用企业,江苏省级文明单位。崔根良坚持把培养人的优秀品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小企业谋事,大企业谋人”。他高度重视企业培训工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提高其素质。“做一名训练有素的员工,做一名职业化的经理”,已经成为亨通文化的重要理念。 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掌舵人,成功创业的崔根良始终不忘记回报社会、造福家乡,不忘为光彩事业添砖加瓦。多年来,亨通集团先后为家乡联合办校、建桥修路、办敬老院、资助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残疾人事业和扶贫帮困投入了大量的善款,多次为遭受自然灾害的边远和落后地区捐款。 多年来,亨通累计已向社会各界捐资数千万元。“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言,做慈善公益捐赠当然是好事,但企业的社会责任远不止是做慈善公益捐赠那么简单,这只能说是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企业道德义务的一部分,而更为关键和核心的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来自觉履行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并以强烈的企业公民意识,严格自律。”崔根良表示。崔根良始终把“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作为衡量一个企业诚信度和价值取向的最好方式,也把它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遵循商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并以此作为一个企业家职业素质的镜子。 |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