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 ||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 品牌排行榜 |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
在线翻译 | 货币汇率兑换 | 阴阳转换万年历 |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 快递查询 EMS查询 | 各地车牌查询表 |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
相关行业: | 纺织面料 假发 帽/搭配/配饰 男士 女士 手套 鞋帽服装箱包 |
个人简介 | 陈玉兰-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个人简介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籍贯 山东即墨 出生年月 1941.05 党派 中共 参加工作年月 1955.10 学历 高中 毕业院校 即墨职业学校 现任职务 全国人大代表 荣誉 她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个人、齐鲁巾帼十杰、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名人传记 一头花白的齐耳短发,一身朴素的藏蓝色西装上衣,一口地道的即墨方言,一脸谦和亲切的笑容——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就是有着50年的出口历史、全国最大的发制品、针织服装出口生产基地的青岛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朴实,是年过六旬的陈玉兰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身为董事长,衣着打扮却和邻家老太太没什么区别,甚至很难联想到她和一个有着26亿元资产 、名声赫赫的民企有何关系;30年的时间,即墨县城一个制发小厂,愣是在她的手里变成了中国民营针织巨头,职工从200名扩大到1万多名。她走出的这条新“丝绸之路”,把即墨和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30年前:硬道理中杀出的领头羊 谈起 30年来的“发家史”,陈玉兰感慨依然透着朴实:“即发的今天,不是因为有了个陈玉兰,而是因为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了民族企业30年来从未止息的黄金机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发还是一个以头发加工为主的集体小厂,1974年,陈玉兰被任命为生产经营副厂长。而就在陈玉兰接手生产经营之后,国际化纤假发开始突飞猛进发展,传统档发产品出口滞销,厂里的效益跌至最低谷。陈玉兰当时三十刚出头,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闯劲儿”,她果断地提出:不跟国际上的冲击较劲儿,调整档发生产的出口,开拓别的路子,上新品种的生产线,加快行业拓展。 从那时开始,即发的产品丰富了起来,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上升。随后,陈玉兰被一致选举为厂长。 东渡:她第一个走出国门 就在企业摆脱困境、抬头起步的关键时候,1981年初,受出口配额的限制,当初把企业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企业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还得另寻他路!”陈玉兰在心里暗自发狠。当时国家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过国内外的多方考察,她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国际市场纯棉针织内衣供不应求! 1981年,她毅然去日本,这也是即墨的第一个企业出国学习小组。三个月的学习期不到,陈玉兰就按捺不住提前回国。1982年,她办起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继而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企业实现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转移,年产值从几百万元发展到了上千万元,一跃成为即墨市产值利税大户。 “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一点也不假,我们办企业的目标就是‘发展发展再发展’,要不是国家提出改革开放,要不是有‘硬道理’作为支撑,即发不会迈出这么关键的一步。”作为国内针织行业的“领头羊”,如今的陈玉兰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往事仍感慨良多,她告诉记者 ,那既是自己的年轻岁月,又是即发的步履维艰,也是国家的发展见证。 上世纪90年代:即墨因她出了名 即墨市是青岛市的县级市,而在国内外,即墨是有名的“中国针织名城”,即墨人都说,即墨市能出名,陈玉兰功不可没,没有即发集团这个“龙头”,“针织名城”就没有含金量。 这话并不夸张,1993年,陈玉兰与世界 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设立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后来又与另一家500强企业日本日绵株式会社合资设立青岛中绵针织有限公司;1993年,陈玉兰夺得了自营进出口权,针织品出口地由单一的东欧市场拓展到日美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即发改制为民营企业。一路走下来,共组建合资合作企业18家,其中与世界500强企业举办合资企业5个,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印花、服装加工、包装辅料一条龙的针织服装产业链,出口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眼下:借金融风暴“走回来” 今年,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深受影响,南方地区的制造加工出口企业,一夜之间就倒了上万家,国内纺织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难关是得度过,但还是得找发展的路子。”几经起伏的陈玉兰对每次困境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她告诉记者 ,要挺过这次经济寒冬,必须得启动国内市场,从外向型的“走出去”到内向型的“走回来”。 陈玉兰说,内向转型,并没有脱离发展的步伐,当前国家也大力刺激内需,而即发也在寻求内需。在预约采访时,陈玉兰就一直奔波于济南、北京、上海、天津之间,目前,即发这些城市的布点已经全部启动。 “已经快70岁,总有退下来的那一天,但我相信,即发会一直发展下去,这是个谁也改变不了的硬道理。”陈玉兰拢拢耳边的头发说道。 65岁,中共党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她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个人、齐鲁巾帼十杰、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经营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敢作敢为 她两度挽救企业 陈玉兰的创业写满了奋斗,充满了艰辛。1974年,陈玉兰被任命为生产经营副厂长。当时,受国际化纤假发的冲击,全国人发行业普遍不景气,传统档发产品出口滞销,效益低下。具有开拓精神的陈玉兰果断提出:压缩档发生产出口,实施品种更新换代,加快行业拓展。由此,劳保手套、教习假发、玩具假发、男女假发等系列新产品一举打入国际市场,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上升。 全体职工看到了陈玉兰的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一致选举陈玉兰为厂长。正当企业摆脱困境、抬头起步的关键时候,1981年初,受出口配额限制,企业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企业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她带领三名职工赴日本考察学习,详细地进行了来料加工项目的咨询论证。于1982年成功地开展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之后,1984年又成功地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定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使企业迈出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一步,更使企业从每年几十万元的销售产值,发展到了上千万元,一跃成为即墨市产值利税大户。 1987年,国家实行“拨改贷”政策,对轻纺出口产品重点项目采取招标制。在陈玉兰的努力下,成功使公司的针织项目中标,争取到资金370万元,并且利用日本政府“黑字还流”贷款300多万美元,使技改项目顺利实施。 上新创新 让企业勇立潮头 “发展发展再发展,保持企业基业常青”成为陈玉兰奋斗的最高目标。从1984年到2005年,陈玉兰带领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稳步快速增长。进入2003年,实现各项经济指标位居中国针织行业综合竞争力第一、中国针织服装出口排名第一、中国针织行业经济效益排序第一,名列山东省工业企业(集团)百强企业、全国进出口最大的200家企业、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陈玉兰的精心策划和努力工作下,即发集团目前已与世界500强企业举办合资企业5个,实际利用外资7000多万美元,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印花、服装加工、包装辅料一条龙的针织服装产业链,年产量达到1亿5千万件,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2000年开始建设的即发针织生产基地,累计投入10亿元,有9个中外合资项目投产,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促进了企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建立了全国针织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平均每年开发新技术上百项、新产品上千种,集团销售收入的27%、利润的30%以上来自于技术创新。“即发”牌甲壳质纤维保健针织内衣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专利。高弹针织服装面料定型技术、成衣染色技术等成为即发集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技术优势。 诚信求实 管理做活大市场 多年来陈玉兰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即发特色的管理文化,创立了适合自己企业实际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法”,即:对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成本核算、现场管理、市场营销等全方位进行量化、分解、控制、考核,最终实现质量目标,形成了即发特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最具即发特色的是他们总结推行的“1235质量保证法”,即:“一评、两比、三不、五确认”,并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来贯彻落实,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保体系认证和绿色环保标志产品认证。 爱心无限 她是群众的贴心人 在陈玉兰的领导下,即发集团为国家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个人也获得了国家和省市多项荣誉称号。但是,她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也没变。职工患重病住院,她派专人接送治疗。对需要救助的职工,她带头捐款。退休职工过生日,她派人送去生日蛋糕,或亲自登门看望。只要不出差,职工们总能在车间班组看到她的身影。 她经常带头参加对社会有益的活动。2002年以来,陈玉兰所在企业向当地残疾人、农村大病医疗、学校以及灾区等捐款就有300多万元,职工义务献血12万毫升,向灾区捐衣物10万余件。被当地政府授予“爱心捐资助残特殊贡献单位”、“扶残助残先进单位”、“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单位”、“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陈玉兰领导企业在即墨、沂水、泰安等地区建立男发块加工分厂70余个,通过发展协作配套企业、厂外加工等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每年投放到农村的加工费就有1.7亿多元。
|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