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品牌排行榜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在线翻译 货币汇率兑换 阴阳转换万年历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快递查询 EMS查询 各地车牌查询表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当前位置:IP138 > 品牌榜 > 徐冠巨 

徐冠巨--杭州传化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相关行业:日用百货居家 生活居家日用品 洗洁精 洗衣粉 洗衣液 洗衣皂
个人简介

徐冠巨-杭州传化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人物小结:高级经济师,曾任杭州传化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省七届工商联副会长、杭州市工商联副会长、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冠巨简介:

男,1961年7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0年6月参加工作。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曾任杭州传化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省六届工商联副会长、萧山工商联副会长,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省七届工商联副会长、杭州市工商联副会长、杭州市政协常委、杭州市萧山区政协副主席、萧山区工商联会长,省八届工商联会长、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资产超过12.5亿元。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九届工商联常委。有媒体称,把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言人全面进入国家政治通道概括为“徐冠巨现象”,因为浙江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试验田,也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样板。

成长篇

“我是死过一次的人,所以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我想做的事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冠巨多次这样说。

青年时因患溶血性贫血,被医生断定“休养得好大概可以活10年”的徐冠巨,不仅活过了20年,而且取得了让人艳羡的成就。徐冠巨说:“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如果再来一次,我觉得还是经历点曲折对人的成长大有好处。”

学习父亲商业头脑

1961年,徐冠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浙江农村家庭,浙江这块热土孕育了大量成功的商人,徐冠巨的父亲徐传化,就是千万个具备商业头脑的浙江普通农民之一。

徐冠巨曾公开表示,自己最崇拜的人是自己的父亲。“我从小就喜欢跟在我父亲后面转,看他在外面和人交流,做些小生意。”徐冠巨说。“在‘文革’期间最苦的时候,邻居家有的吃不上大米,但我们家总能吃上大米。相对来讲,我父亲的努力,让我们家比同类家庭都要好一些。”

在徐冠巨的心中,徐传化是个典型的浙江农民,勤劳、乐观且富于韧性,对徐冠巨影响最大的,是徐传化“敢吃头口水”的性格。

“敢吃头口水”是萧山话,意思就是思想灵活,敢于追求新事物。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徐传化敏锐地发现了浙江苗木的种植机会,当时由于害怕风险,很多农村家庭不敢贸然进入,但徐传化带着小儿子徐冠巨,先后种植了黄杨、龙柏,并借了当时视为“巨款”的4000元进行大面积种植。在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怀疑中,徐传化“敢吃头口水”的性格为他取得了成功。由于提前进入市场,徐家的苗木卖出了好价钱,并较大程度规避了随后的大规模跌价风险。

长期跟随父亲徐传化成长,让徐冠巨和徐传化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搭档,同时,徐冠巨的商业启蒙课也均是来自于父亲。

24岁遭遇飞来横祸

除了源自父亲的商业头脑外,勤奋加上好学不辍,也让徐冠巨这个高中毕业生,做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1978年,徐冠巨参加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次考试,可惜连续两次均名落孙山。1980年,正在准备第三次高考的徐冠巨,同时参加了当时还是乡镇企业的万向节厂招工考试,600人中最终录取了49个,19岁的徐冠巨正是其中之一,并从此进入万向担任会计。

1985年,一场可怕的疾病降临到了年仅24岁的浙江萧山农村青年徐冠巨身上,他患上了一种在血液病中难以治疗的重病—————溶血性贫血。徐冠巨被医生断定“休养得好大概可以活1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也改变了徐冠巨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身患重病,最终世界上可能多了一个好学的“徐会计”,少了一个化工大王。

“当时,由于较早进行苗木栽培和种植,我们家在萧山当地的农村是比较富裕的。”徐冠巨对记者说。徐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了“万元户”,在1985年之前,徐家花7万元盖的楼房是3层的,每层6间,这在当时的萧山农村,是不折不扣的“豪宅”。

“那时肉才九毛钱一斤,万元户已经被视为富裕的象征,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块钱而已。”徐冠巨回忆说,当时可谓祸不单行,就在同一年,由于供应过剩引发了苗木价格暴跌,徐家的苗木开始卖不出去,而父亲徐传化工作的磷肥厂也倒闭了,父亲只能退休拿着50块钱一个月的退休工资,这也断绝了徐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到了1986年底,为了给徐冠巨看病,徐家已经欠债2.6万元。同时,由于生病,原来在鲁冠球的万向节厂当会计的徐冠巨只能回家静养。“这意味着,两万六的欠债可能一辈子也还不起了。”

在生存的压力下,徐传化在和徐冠巨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创办企业摆脱家庭的经济困境,也为儿子徐冠巨继续治病筹集资金。但那时的背景是,国家刚刚开始允许个人开办商店,个人开办企业,可以说是“敢为天下先”的举动。

“逼上梁山”的创业

不过,摆在已经51岁的徐传化和生病的毛头小伙子徐冠巨面前的问题是,家里已经债台高筑,创业资金要从哪里来呢?

这时,浙江人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关键作用,徐传化用较低的资金,买下了倒闭的磷肥厂和用来铺路的部分磷肥,自己把这些磷肥经过加工后再出售,同时从亲戚朋友家借钱,总共凑齐了2000元的启动资金。“就是这2000元,也东拼西凑地借了十几家。”徐冠巨语气带唏嘘地说。

即便如此,2000元的启动资金,也无法创办一家像样的企业啊。正好,这时徐传化的一个朋友建议,做液体皂不需要太多资金,只需要采购原料的钱,还有一口反应锅。徐家听从了这个朋友的建议。

就这样,1986年底,传化集团的前身———徐家简陋的家庭作坊正式开业。一口自家的水缸和从生产队借来的一口大铁锅成了创业的全部设备。没有反应锅就用水缸和铁锅,没有锅炉就用几块砖头搭炉灶烧,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力搅拌。

不可否认,徐冠巨是不幸的,溶血性贫血几乎将他逼入绝境,但徐冠巨也是幸运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短缺,使他们忐忑不安进入的液体皂市场,没有遭遇太大的市场竞争。

1986年12月,徐家的第一桶液体皂出炉了,当时一桶液体皂的成本是8元,售价14元,每桶可以获得6元的净利润,走家串户一天能卖10到20桶,也就是一天可以赚60到120元。

徐家父子的分工是,徐冠巨主内、徐传化主外。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在家养病、当过会计的徐冠巨负责财务、电话联络买家以及和工商等政府主管部门联络等工作,徐传化则负责销售。

刚开始徐家是夜里生产、白天销售,做一缸卖一缸。但很快液体皂的走俏就让他们的货供不应求了,到了第二年,通过和萧山600多个供销社网点达成合作,液体皂的销售额达到了33万元,利润3万多元,还清了所有欠债并支付医药费后,还剩余一万多元。

至此,徐家开始走出绝境,重病青年徐冠巨也开始乐观起来。

2000元买了一勺盐

虽然“徐氏作坊”的经济效益不错,但因为没有技术,徐家人常常有种挫败感。

当时作坊里的技术活主要依赖从外面请来的“星期日工程师”。每次在液体皂的工序快完成时,“星期日工程师”就会拿出一包粉末倒入配料中,液体皂就会变得黏稠;但是没有这包粉末,液体皂就会又清又稀,无法出售。但出于“商业机密”,“星期日工程师”一直拒绝告诉徐冠巨粉末是什么东西。

受制于人的徐传化开始到处寻觅答案,这时一个同行提出4000元出售这个“商业机密”,最终,徐家以全部家当2000元买下了这个秘密。该同行告诉徐传化,这个高深莫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徐家天天都要用的、再普通不过的一勺食盐。

2000元买了一勺盐,让徐家父子痛感挫折,被父亲骂“花钱供你们读书有什么用”的徐冠巨,开始刻苦自学化学知识,研究配方。自此以后,徐冠巨就成了自家企业的研发经理兼唯一的研发人员,许多液体皂的配方都由徐冠巨调制。

高中生搞出发明金奖

在生产出液体皂后,徐传化在偶然中获悉,纺织印染厂需要一种去油污的洗涤助剂,用来去掉印染坯布上的污渍,这种洗涤助剂的基本原料和液体皂比较相似。

这时候徐冠巨的哥哥已经辞职回家负责财务,从财务领域脱身的徐冠巨则通过自学研究化工,成为了自家企业的第一个“工程师”。通过不断的实验,徐冠巨造出了两种洗涤助剂—————105和209,并分别卖出了两吨和一吨给一家印染厂,这也使徐家的家庭作坊,第一次可以和企业“做生意”。

不过,由于技术水平导致的去污能力差,1990年,国内去污能力强的印染洗涤助剂市场几乎完全由外资企业占据。徐传化和徐冠巨决定开发去污能力强的洗涤助剂,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

必须打造“拳头产品”的现状和受“2000元买一勺盐”的激励,使徐冠巨下了狠心。1990年,经过1000多次实验,徐冠巨发明了“901特效去油灵”。1991年,“901”通过杭州省级鉴定;1992年,“901”获得了北京国际发明与专利展览会金奖,并在随后几年内连续获得11个国家级和省级发明或产品奖。一位化工权威感叹地说:“没想到这东西被一个高中生搞成了。”

“至今为止的18年内,还没有能明显超越‘901’的同类产品。”徐冠巨说。

“2000元买一勺盐”事件同时也坚定了徐冠巨引入技术人才的决心,从1992年开始,徐冠巨就开始引入大学生和社会人才,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事业腾飞使病情奇迹好转

“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企业家的资本积累有原罪,但我可以说,传化(即传化集团)从创业就是逐步积累过来的,从一桶液体皂到今天的化工上市公司,都是一年一年的积累,没有投机取巧。”徐冠巨对记者说。

液体皂给徐家带来了第一桶金,也解决了徐冠巨的医疗费问题。由于心情乐观,原来被认为很难治愈的徐冠巨的病情大有起色。而真正让传化从液体皂行业转入化工领域的,就是受到“2000元买一勺盐”激励而发明的“901特效去油灵”。

当时,901特效去油灵填补了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6400元/吨的低价,也使第一笔订单就达到了10万吨。“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凭借这一“拳头产品”的销售热潮及不断增资扩产,1990年,传化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00万元。随后的几年直线上升,1991年达到1000万元,1992年2000万,1993年3000万元!

伴随着业绩的飞速飙升,徐冠巨的病情也奇迹般好转了。“我这个病是3分药治,7分心治。”徐冠巨说,在度过病情初期的心情低落后,徐冠巨全身心投入到传化企业的经营中,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他的身体却开始健康起来。

对于没有特效药的溶血性贫血,徐冠巨长期只能依赖服用激素控制病情,但从1990年到2000年,他的激素用量越来越少,最后竟彻底痊愈了。




联系我们.请发email.或给我们留言谢谢!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