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志敏-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介绍
单志敏简介:
打开意尔康集团的网站,网页栏目设置十分有特色,被设置成 “始于至真、言于至诚、行于至道、举于至德、止于至美”5个栏目。意尔康鞋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单志敏说,这些词语是意尔康企业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即要求所有公司员工言行举止要重视“真诚道德美”,因为鞋道就是人道,以鞋载道,弘扬企业文化。他说,做事先做人,凡事踏踏实实,不坑人害人,一个人只有认真做一件事,才能做得好,做得精。
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位于青田温溪的意尔康集团总部,充满民族特色的意尔康鞋道民族博物馆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 意尔康集团总裁特别助理、意尔康鞋道民族博物馆馆长黄怀贤介绍,博物馆是在2004年开始筹建,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至今已投入1000多万元。目前已经收集到蒙古族、回族、苗族、藏族、壮族等46个民族的共计397双鞋,其中,有明、清时期制作的鞋,也有现当代制作的鞋。馆中一套赫哲族的鱼皮衣服是馆藏珍品。“因为赫哲人的鱼皮服饰不仅用料独特,装饰也很美观。”这是黄怀贤走访了好几十户当地居民后,才从一位老人家里收集到这套衣服,“他们用野花等制成的染料给鱼皮染上紫、蓝、红、黑、白等颜色,剪成富于本民族特色的云卷等吉祥图案和鹿、鱼、花、草等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造型,现在为求方便多用S形的云泽纹,以补绣的方法装饰在妇女服装的袖口、领托、襟口、前胸、后背和下摆边缘、裤角等部位,男子服装也要用染色的皮、布镶边,显得朴素大方。有的富裕人家,还把用鱼皮剪好的图案以丝线覆盖加绣在衣物上,形成凸起的浮雕效果,艳丽美观,十分别致。” 据当地人说,在2000年,赫哲族最后一位鱼皮衣的传人尤翠玉老人制作完最后一件鱼皮衣以后,将鱼皮衣及伴随一生的制作工具送人了,至此鱼皮衣的制作工艺已在民间失传。“馆内藏品都是陆续收集的,包括我们集团董事长以及青田县的领导,都留意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鞋。”黄怀贤说,前不久,他们就收到青田县一位领导利用出差机会,特地为他们购买的一双木屐。 建造鞋道民族博物馆目的是保护和弘扬56个民族鞋履文化,研究鞋与人的健康关系。 为了增加博物馆的更多内涵,日前,单志敏又开始把秤文化引进企业文化中来。在他看来,秤在商品交易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因此,秤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秤砣代表国家利益,秤盘里有四只砝码: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经销商利益、企业利益。其整体表现为个人、集体、国家的高度和谐。“人人心中有一杆秤,在经营企业时,随时要掂量自己。”
“舍得”的单志敏
“有舍才有得,不付出哪有回报呢!”为人低调的集团总裁单志敏多次在公司大型会议上提出,“面对各级经销商和消费者,企业要聪明,但不能太精明。”为此,单志敏大胆决策:企业在发展中拿出一年的利润来培养销售渠道,做品牌效益,把利润让给各级经销商,加强经销商对品牌的忠诚度,营造品牌的凝聚力。 对善经营、有诚信的经销商,意尔康给予供货上、结算上、宣传上等方面的大力扶持,鼓励经销商做大做强,在上世纪90年代,单志敏购买了好几辆宝马轿车,奖励给优秀的经销商,此举,在国内制鞋企业中开了先河。 意尔康对终端销售商不遗余力地进行扶持培育,建立诚信机制;强化品牌,让经销商有利可图;对客户讲信誉,决不失信于经销商。 单志敏十分重视与终端经销商的沟通,每年抽出2个月,亲自跑全国各地市场,为经销商出点子。从2004年6月,单志敏走访了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江西5省49个县市的经销商,和终端销售商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和接触。这是“一个人的长征”,他就是用“长征精神”,带领着意尔康人在鞋业市场中不断进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经销商们为总裁亲自来访以及对其经营作出的指导和支持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他们也积极为“意尔康”的品牌建设和企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到目前,“意尔康”已拥有遍布全国的3000多个专营店,单志敏的品牌战略得到了巨大成功。
五个一样五个不一样
“回顾意尔康所走过的发展之路,与全国的民营企业相比,具有‘五个一样、五个不一样’的显明特点。”应邀参加意尔康企业文化建设路线图专家论证会的温州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丁富这样评价。 意尔康的五个一样五个不一样具体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政策一样,发展思路不一样,意尔康的特色是扎实拼搏;二是发展目标一样,追求方式不一样,意尔康的特色是目标如一;三是经营方式一样,运作模式不一样,意尔康的特色是“农村包围城市”;四是企业文化一样,行为理念不一样,意尔康的特色是中华文化;五是以人为本一样,为人处事不一样,意尔康的特色是忠孝两全。 而这些都贯穿于意尔康企业的发展之中。 1988年,17岁的单志敏揣着3000元,到江苏淮阴做纽扣生意。不久,积累了一些资金的他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 1992年5月,“青田康尔特皮鞋厂”诞生了,名为工厂,实际上是个加工场。 当时,单志敏虽然是经理,但他都是自己卸货、装车、打包、拉货、验收……只为省下几十块钱的搬运费。“时间不够用”是他那时最深的体会。他累,但内心深处对成功的向往和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一切苦和累都变得轻松而有意义。 1992年10月,“青田康尔特皮鞋厂”更名为“青田意尔康鞋业有限公司”。它是现在“意尔康集团”的前身,也就是它,构建了意尔康事业的基本框架。 公司也有了自己的品牌。单志敏开始致力于“意尔康”产品和品牌的建设和完善。边听、边学、边做,就在他不停地探索,一次又一次地直面挫折后,他终于迎来事业的一缕曙光。 单志敏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1995年,当时整个市场普遍疲软,而单志敏却把几年来积攒下来的几百万元全都用于建厂房,他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当地银行和朋友都出手帮助,说你要多少就给多少。解决了资金困难的意尔康很快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6年初夏,单志敏在广州考察市场时,一双台湾样鞋吸引了他的全部视线,受此启发,单志敏加大了新产品的自主开发力度。一个月后,他研制的新产品鞋吸引了大批的订单,公司立刻进入了繁忙的生产状态。从此,意尔康的生意一年一大步。“意尔康”被业界喻为品牌快速扩张的“一匹黑马”。 很快,单志敏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制定了“北上计划”,挥师北上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与此同时,“南下”、“西进”,市场进一步拓展到了浙、粤、湘、晋、冀、豫、川、黔、滇等地,自此,全国主要省市都能找到“意尔康”皮鞋的影子。 也就在这一时期,意尔康大规模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开始流水作业生产,内部管理走向系统化、正规化、科学化,产品质量跨入国内同行业先进行列。 1999年7月,意尔康开始全面规划销售区域,实行区域化经营。 2000年9月,浙江青田意尔康鞋业有限公司、温州意尔康鞋业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改组成立了意尔康鞋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开始规模生产,集约经营。 其间,单志敏抛弃了很多人看来非常值钱的东西,但他牢牢锁定自己的目标——要让意尔康成为鞋行业的领先者。所以他聚集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集中经营,企业在高速变革着:面向全国聘请一流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争分夺秒地开发新产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2001年11月1日,建筑面积达45000平方米的意尔康新工业园一期工程建成,新工业园引进了15条国际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员工增至3800余人。 2002年6月23日,意尔康集团几大股东齐聚一堂,进行机构改革,实行执行总裁制,单志敏任集团公司总裁,意尔康集团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意尔康集团在运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团队,制造出一流的产业精品,获得一流的利润,更从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学习思考,提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东西,无论在文化、理念、管理,还是技术、人才、品牌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每一位意尔康人在下一阶段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
坚持做自己熟悉的鞋
“意尔康是做皮鞋起步的,今后意尔康依然立足这个行业,争取在这个行业做大、做强、做精。”单志敏始终坚持做自己熟悉的鞋,他说,只有强基固本才有根深叶茂,只有始终专业才会有意尔康的发展空间,只有在行业中奠立强势地位,才会最终产生一个国际一流公司。 以鞋载道,弘扬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意尔康围绕“探索、掂量、磨合、忠孝、科技”这个企业文化核心内涵,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延伸。在意尔康企业文化未来的建设路线中,提出了扩建博物馆“红色之旅”,扩建博物馆“民族共和”,兴建鞋道雕塑广场等众多文化发展线路,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