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波-希努尔男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人物小结:新郎希努尔集团董事长,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新闻人物,山东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杰出青年(厂长)经理、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者、山东劳动系统优秀青年企业家,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王桂波简介: 王桂波,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创业之初艰难多 1983年,19岁的王桂波应征入伍,在济南军区后勤部某部当炊事员。在新兵连那阵子他挺浪漫,想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摔打一番,凭灵活的头脑和健壮的体格,成为一名带领千军万马驰骋战场的将军。可是,令他不解的是自己被分到了炊事班。 面对现实,他没有半点遗憾和抱怨。他暗下决心,当炊事员也要当最出色的。从此,在炊事班,战友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乐呵呵、白胖胖的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王桂波光荣入党,受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1次。 1987年,王桂波有些遗憾了。这年,他从部队退伍回到老家诸城,被分配到诸城市劳动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伙房当炊事员,重新干起了老本行。这时,他那颗心躁动着,有些不安现状了。当时劳动服务公司有一个服装厂,王桂波经常向领导提一些搞好企业的小建议。渐渐地,领导发现这个当炊事员的退伍兵并非“普通一兵”,而是头脑灵活,干事勤快,是经商搞企业的人才。不久,王桂波就被破格任命为服装厂的厂长。 王桂波没有搞过服装生产,可是,他很快就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这时,命运似乎又和他开了个玩笑。1991年冬天,他一夜之间又成了副厂长。 王桂波一声不吭,默默地工作,出色的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1992年,国家出台了新的产业政策,为个人创业带来了机遇。王桂波兴奋了,分析、思索了好几天,最后决心自己闯一闯。 万事开头难。他说服同事葛金平,两个人组建了一个缝纫设备经营公司,负责给一些服装厂供应缝纫配件。当时,加上看门的,也只有四个人,规模太小,举步维艰。王桂波“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要”,凭着在军旅生涯中磨练出来的坚毅性格和过人胆识,决心闯出一条路来。他早上六点就去上班,马不停蹄地奔波一天,晚上十一二点回家后,怕惊醒已经休息的家人,自己摸到厨房啃个冷馒头。那年月,他既当经理,又是业务员,还是司机和装卸工,经常骑着三轮摩托车给厂家送货,常常一个人扛着七八十公斤的货物搬上搬下;他跑市场时口袋里装着干粮,饿了就咬一口,车站候车厅成了他不花钱的旅馆,困了就靠着座椅睡一会。 王桂波被艰难困苦磨练着,每时每刻总是在市场中寻找机会。 转机总是在磨练中出现。有一次,王桂波去一家出口绣品的企业,发现那家企业的桌布上面有两只火红的公鸡报晓图案非常醒目,灵机一动,马上就和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设计制作出了独特新颖的床罩,并协调几家服装厂批量生产。第二年是鸡年,这象征吉利吉祥的床罩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也使王桂波初尝成功的喜悦。有一次,他在出差上海时发现,西装这一当时尚不流行的服装,将会有着惊人的市场潜力。1993年,王桂波毅然转产,用从亲戚朋友处借到的3万元钱,租了70多平方米的平房,招了五六个工人,组建了诸城第一家西装厂。 1994年3月,王桂波遇到一个朋友,告诉他青岛铁路局铁路员工要换工装,量很大。王桂波马上登门,毛遂自荐,要承包所有工装的制作。可是,人家对他的生产能力不放心,提出要一周后先看看工厂、设备再决定。王桂波一面跟人家多拖了10天,一面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白天招工人,晚上安装从别的生产厂家借来的成套设备。就这样,在没有一个人看好的情况下,王桂波硬是像有些人调侃的那样,“平地冒出个很正规的公司”,还招了80多名工人。5万套铁路工服的业务终于拉来了。 为了赶工期,王桂波豁出去了。那段时间,他好像上了战场的战士一样,不分白天黑夜的忙。有一次,他和几个人忙到天亮,累得趴在桌子上打盹,来上班的工人还以为他们煤气中毒,连声惊叫才使他们从迷糊中醒来。还有一次,他和葛金平到浙江中国轻纺城柯桥联系一批布,两个人跟人家软磨硬泡,终于低价买到这批布。当时装车一批布要给装卸工2元钱,为了节省钱,他和葛金平两人,把每包近100公斤的17包布,硬是一包包扛到拉货车上,别人还以为他们是装卸工,更不知道他们一天就吃了2个鸡蛋。 一年多时间,5万套合格的服装生产出来,王桂波赚到了第一桶金,也打响了服装生产的第一炮,并在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经验,从此有了开始生产和销售西服的资本。 第一笔生意做完后,王桂波并没有沾沾自喜。他认识到,一个企业的崛起,首先是一个品牌的崛起。为了一个品牌的名字,他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一个新的服装品牌——“新郎”终于诞生了,并于1994年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从此,像士兵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枪一样,王桂波决心把“新郎”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企业。 敢于冒险赢商机 机遇来之不易,稍纵即逝。王桂波深谙此道,在生产经营上敢于冒险,善抓机遇,赢得了一个个胜利。 西装厂刚刚起步,资金拮据,王桂波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但在这时,他却做了一件大方事:拿着全公司人凑起来的8万元钱,一下子撂给了日照市的一个广告公司,让人家“全部用于当年的广告费”。那家广告公司的人感慨万千:“多少年了,头一次碰到这样有胆识的!” 听了这褒奖的话语,王桂波没有高兴,只是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第二年,当新郎西服在日照的销售利润远远超过广告投入时,他又来到广告公司,商谈新的广告事宜,广告公司的人对他佩服有加。 从此,王桂波就像战场上战士一样,在商场激战中勇往直前,做出一般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在消费者还不知道“新郎”商标的时候,他敢把账上的5万元钱全花光,在诸城商业区最繁华的密州商城,竖起四个大字——“新郎西服”。 王桂波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1995年春天发生的服装被退赔事件。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有一个客户气愤地把衣服摔到王桂波面前,王桂波无言以对。 产品卖不出去,卖了的又被退回。怎么办?王桂波马上召集全体员工开会,流着眼泪说:“面前只剩一条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把不合格西服烧了!”一把火点着了,七八十套西服化为灰烬。这一把火烧出了“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管理理念。 王桂波从基础工作入手,狠抓“产品质量受控”,进行员工技术培训,细化管理,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质量保证能力。从此,企业再也没有发生过质量退赔事件。 如今,新郎公司总资产已达到12亿元,年创利税过亿元,拥有员工12600名,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名,服装生产基地占地面积68.9万平方米,年综合生产能力1350万(件)套。自1999年进入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后,连年跨越,已确立了西装生产规模在行业第一的地位。企业品牌“新郎.希努尔”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等,是中国服装业最具规模势力和雄厚潜力的企业,全国服装行业20强。 家大更是精打算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新郎服饰有限公司可算是“家大业大”了。王桂波在日常非生产性开支上精打细算得出人意料。他常常告诫同事们:“吃不穷,喝不穷,数算不到就受穷。” 1996年前,新郎西服是走进百货商场代卖之路的。由于品牌小,进大商场难,进去后又总是被摆放到角落,影响形象,影响销量,有些还店大欺客,返款很慢。这年夏季,经过反复盘算效益账,他决定建立自己的专卖营销网络,实施“特许连锁经营”。 那年秋季,他们在日照市搞起了第一个新郎专卖店,半年营业额就达到几百万元。此后几年,新郎全力推进加盟店的网络建设。到2004年,已迅速发展到800多家,横跨全国17个省和地区,并继续以迅猛的速度递增;在海外拥有30余个营销机构,产品远销亚太、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电器行业搞售后服务不稀奇,但服装行业也搞,在国内还没有先例。王桂波在推出西服专卖店的同时,他又适时推出西服终身免费干洗的服务,不管从哪里买的新郎西服,均可在新郎全国连锁店免费干洗。为了保证洗涤质量和三天往返的取货时间,新郎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干洗厂,在销售网络大的地区,还建有免费干洗中心,配有专门的货车,每天分早中晚三班在各个专卖店收送衣服。 经过统计,一套西服洗涤三年的费用达到75元,差不多是一套西服的全部利润。对此,王桂波有自己的见解:“有好服务,就会有大销量,也就会有利润。把利润分三年回报给消费者,好过给银行。消费者得到好处,他们买来的多了,我还怕没钱赚吗?” 倾情奉献生活之美 在军营里锤炼过的王桂波,有着严谨公正、雷厉风行的风范。了解王桂波的人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他是一个知老知少、知冷知热的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 他爱护新郎的员工。员工结婚,他率领中层以上干部到场祝贺;员工过生日,他都要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哪位职工病了,他只要有空,就到病房中送上一份温暖……他说,新郎是一个公司,更是一个家;既然是个家,就要有同甘共苦。 他对企业中层干部要求极严,谁犯了错他都会当场狠狠批评。但又允许犯错,并尽力挽救。连跟他最早创业的“铁哥们”葛金平,也曾被免职、复职多次。 葛金平经常回忆着早年的故事。刚创业时,手头没有几个钱,来了客户,王桂波买上烧肉和几个朝鲜风味的小菜,照样跟人家喝得热热乎乎;第一个团购新郎西服的客户是诸城冶炼厂,多少年过去了,逢年过节他都要去看望老伙计。 生活之美献社会 “奉献生活之美。”这是新郎广为流传的广告语。作为公司董事长的王桂波,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始终在奉献社会。几年间,王桂波在救助贫困家庭、支援灾区建设等方面捐助近2000万元。菏泽受灾,他捐助了价值60余万元的物品;抗击非典期间,又捐助非典一线医护人员钱物价值50万元;2002年设立“希努尔”奖学金,提供奖学金100万元;2001年10月,在“情系奥运、捐植绿林”活动,新郎公司在内蒙古赤峰捐植500亩绿林,成为第一个捐植大户;1999年8月,特大暴风雨突袭诸城,王桂波代表公司向家乡父老捐赠了35万元;1998年6月1日,新郎公司提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口号,定点扶持山区桃林中心小学,资助12名失学儿童返学,资助困难生12名,捐书2000册,同年8月,又向桃林中心小学捐了一批教学音像设备,向湖南岳阳遭受水灾的地区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西服;1997年11月,王桂波专程到诸城市马庄镇革命烈士王志亮家中,为正在上学的子女送去现金1000元,并决定长期担负孩子上学和全部生活费用…… 作为企业家,短短十三年间,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使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一个为以服装、家具经营制造为主业,集置业、物流、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企业品牌“新郎.希努尔”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等,是中国服装业最具规模实力和雄厚潜力的企业。目前,公司总资产12亿元,年产值25亿元,年创利税过亿元,员工12600名,服装生产基地占地面积68.9万平方米,年综合生产能力1350万(件)套。 卓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他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新闻人物,山东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杰出青年(厂长)经理、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者、山东劳动系统优秀青年企业家,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诸城市人民勋章等荣誉称号。 与这么多的荣誉相比,王桂波更看重自己的另一项职务:人大代表。“倾情奉献生活之美”—这是新郎公司广为流传的广告语,也是王桂波始终奉行的人生理念。作为人大代表的王桂波,多年来坚持对消费者以诚相待,对合作伙伴让利相迎,对员工将心比心,始终在奉献社会,忠实实践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 在王桂波看来,员工是新郎最大的财富。为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健全完善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每年上缴劳动保险费800多万元;为满足劳动保护的要求,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公司每年在劳保方面的投资都在600万元以上; 为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公司还为每个车间和员工宿舍装配了空调,修建了高标准的职工食堂,增建了一系列的健身、娱乐、文化设施;公司每年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发放给员工的福利都在1000万元以上。 他还将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尽力为员工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提倡“人人是人才”,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目标;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奉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的能力主义,主张“引进人才不论关系,重用人才不论文凭,重视人才不论资格”,使大批人才慕名而来;在吸纳新人才的同时,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全力营造“上岗凭能力,收入凭贡献”的竞争氛围,促进人才在实践中成长,在使用中提高,实现了员工工资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同时,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填补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王桂波还积极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议,通过努力争取,公司正在投资创办山东新郎科技职业学院。 王桂波始终认为,人大代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几年间,王桂波在救助贫困家庭、支援灾区建设等方面捐助近2000万元。菏泽受灾,他捐助了价60余万元的物品;抗击非典期间,捐助非典一线医护人员钱物价值50万元;设立了“希努尔”奖学金,提供奖学金100万元;在“情系奥运、捐植绿林”活动中,新郎公司在内蒙古赤峰捐植500亩绿林,成为第一个捐植大户;特大暴风雨突袭诸城时,王桂波代表公司向家乡父老捐赠了35万元;新郎公司提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口号,定点扶持山区桃林中心小学,资助12名失学儿童返学,捐书2000册,教学音像设备一批,向湖南岳阳遭受水灾的地区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西服;诸城市马庄镇革命烈士王志亮牺牲后,王桂波专程到其家中,为烈士子女送去现金1000元,并决定担负孩子全部的上学和生活费用…… 这就是王桂波,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个讲诚信讲仁义的好人,一位倾情奉献社会的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