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 ||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 品牌排行榜 |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
在线翻译 | 货币汇率兑换 | 阴阳转换万年历 |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 快递查询 EMS查询 | 各地车牌查询表 |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
相关行业: | 500强/国际品牌 名牌大学 名牌时尚奢侈 |
个人简介 | 尤政-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人物小结 尤政,博士、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履历 196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 1985年、1987年、199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2年11月由清华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1998年获“学术新人”奖。曾获国家“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后”和 “千百万人才工 1996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1年成为十五“863”先进个人 2001年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尤政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 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主任,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航天东方红卫星技术公司微小卫星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CAMA(凯迈)测控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 兼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仪器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博士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 社会职务 先后担任日本上智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韩国先进技术研究院访问教授、英国萨里大学空间中心(2001-2008)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传感技术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微纳电子技术》,《光学精密工程》编委,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是微米/纳米技术、微/纳卫星技术等。近年来已完成和承担科研项目共40余项,其中国家及部委项目21项,到帐经费1.6亿元。包括国家01专项项目、国家科学仪器专项、国防973、国家863等项目14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7项等。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通过国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并运行了“清华一号”25Kg三轴稳定控制NS-1纳型卫星,卫星已成功的在轨运营两年多。出版《航天清华一号卫星及其应用》专著一书。 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开展了KG量级的MEMS卫星的研究与研制工作;成功的将MEMS技术与空间应用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MEMS技术的航天器的功能部件微型化的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微型惯性组合的研究,研制出基于微机械硅陀螺仪、微机械石英陀螺仪、微型光纤陀螺仪与微机械硅加速度计的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创造性解决了低精度惯性传感器的集成应用的问题,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激光散射原理的半导体材料微体缺陷无损检测新方法并研制了原理样机;创造性开展表面微裂纹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 成就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地制造、发射与运营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本人的贡献是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卫星的综合集成测试与对地遥感载荷的研制。卫星已成功的在轨运营两年多。并将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于KT-1PS微小卫星的研制。结合遥感载荷的应用,出版(中国宇航出版社,副主编)了《航天清华一号卫星及其应用》一书,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评审委员认为,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微型遥感领域的空白。 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开展了KG量级的MEMS卫星的研究与研制工作。基于MEMS技术的发展,提出新概念—MEMS卫星的研制,在开展相关MEMS器件的研制的基础上,完成原理样机的研制。 成功的将MEMS技术与空间应用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MEMS技术的航天器的功能部件微型化的问题,开展基于共振隧穿技术磁敏感器、惯性传感器的研究以及微型空间光学敏感器的研究,已完成样品的研制。 系统地开展了微型惯性组合的研究,研制出基于微机械硅陀螺仪、微机械石英陀螺仪、微型光纤陀螺仪与微机械硅加速度计的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创造性解决了低精度惯性传感器的集成应用的问题。成果通过信息产业部的技术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在大尺寸的绝对测量(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弹机分离的瞬态姿态测量与卫星的姿态测量控制方面得到推广应用。2003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激光散射原理的半导体材料微体缺陷无损检测新方法并研制了原理样机;创造性开展表面微裂纹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通过信息产业部的技术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国内首次开展MEMS阵列微推进器的研制,提出并实现了控制层、点火层、助推层、推力层构成的6′6的微推进器样品。 |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