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 ||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 品牌排行榜 |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
在线翻译 | 货币汇率兑换 | 阴阳转换万年历 |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 快递查询 EMS查询 | 各地车牌查询表 |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
相关行业: | 500强/国际品牌 名牌大学 名牌时尚奢侈 |
个人简介 | 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介绍 个人简介 史培军,男,汉族,1959年3月出生,陕西靖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教师教育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管教务处、研究生院、资产管理处、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公共资源服务中心。 个人履历 1978.03-1982.01内蒙古师范学院地理系学生 1982.01-1984.10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84.10-1986.09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讲师 1986.09-1988.09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 1988.09-1991.1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师;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1.11-1993.10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1992年6月晋升为教授 1993.10-1997.0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 其间:1993.09-2000.04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兼) 1994.02-1997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 1997.01-2003.09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9.09-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03.9-2004.1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兼) 教育 1996.09-1995.09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博士后 1988.12-1986.09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博士 1984.10-1982.02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硕士 1982.02-1978.03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学士 现任工作与职务 2008.02-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7.06-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任 2006.03-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6.03-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曾任工作与职务 1998.10-2009.10 瑞士再保险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灾害与保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8.02-1999.09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2000.03-1993.10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2006.12-2000.0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0.04-1993.10 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实验室主任 2004.12-2003.09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 2003.09-1997.0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7.01-1993.10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 1998.10-1991.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村灾害保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3.10-1991.1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 1991.10-1989.1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灾害研究室副主任 奖励荣誉 2012年获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学会年会杰出贡献奖称号 2009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8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8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奖励 1997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人选 1992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协) 1992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奖励(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 1991年获首届青年地理学奖(中国地理学会) 1989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 奖励成果 2012.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 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银奖 2010. 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 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 2010. 汶川地震灾害专题制图工程研究与应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响应机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9. 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9. 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6. 近地表风沙活动规律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类)二等奖 2004. 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4.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一等奖 2003. 中国生态资产测量技术体系.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三等奖 2003. 中国区域地理教学与改革. 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 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 深圳市南山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 深圳市南山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专题研究. 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4. 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试验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 黄河流域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与土地生产力开发信息系统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专题研究. 国家土地局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3 1993. “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编制和农村灾害保险技术试验研究.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科技一等奖 1993. 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及其影响评价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 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 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 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 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地侵蚀图.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 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地貌,土地利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 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地貌,土地利用).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获教育部等省部级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五次,三等奖二次;是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北京“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霍英东基金科研奖获得者,首届中国青年地理科技奖获得者。 现任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自然资源学报”编委,“资源科学”副主编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教育委员会主任,“地理学报”编委,“地球科学进展”编委,“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编委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理事,“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减灾”编委 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土地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科学出版社出版基金地学组咨询成员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高级科技顾问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 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 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 陕西省应急办高级专家组成员 IRGC科学委员会委员 OECD巨灾管理高级科学委员会委员 曾任社会兼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科技部防沙治沙专家组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AGIS)副会长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PGIS)地理信息科学主编 中国国家教委科技委地学部成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委委员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陕西省人民政府顾问 青海省人民政府顾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顾问 科研情况 国际合作研究 A. 已完成 1994.09-1996.09 与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合作开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研究 1995.10-1996.10 与日本山口大学农业气象系合作开展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研究 1995.05-1996.10 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地理学院合作开展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1995.09-1996.06 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合作开展中国地表动态变化的研究 1997.10-1999.10 与美国堪萨斯大学遥感中心合作开展中国北部草原退化遥感监测研究 1998.11-2001.03 与日本九州大学合作开展城市化与环境管理研究 2000.10-2004.12 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合作开展荒漠化形成机理的研究 2002.05-2004.12 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合作开展中日土地利用变化比较研究 2002.09-2004.12 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开展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资源评价研究 2000.09-2005.09 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理系合作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的人类行为研究 2003.10-2006.10 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展深圳-香港土地利用变化比较研究 2003.12-2006.09 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开展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4.10-2006.12 与日本国立环境所合作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与防沙治沙研究 2003.10-2006.12 与法国遥感中心合作开展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研究 2004.10-2006.12 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2005.06-2006.12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展综合风险制图研究 2005.08-2006.12 与日本国立防灾研究所合作开展综合风险信息集成系统研究 2006.03-2006.12 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合作开展综合土地覆盖信息管理研究 2000.09-2008.08 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合作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 2007.01-2009.10 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开展灾害风险遥感监测研究 B. 正在进行 1999.10- 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开展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2001.09- 与瑞典环境研究所合作开展高风险区域人类脆弱性评估研究 2003.08- 与日本京都大学合作开展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2003.08- 与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合作开展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2008.01- 与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与研究所合作开展巨灾风险防范研究 2008.12- 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 主持科研项目(已完成) 主持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内蒙古土壤侵蚀遥感制图研究(1985-1989) 主持霍英东基金项目灾害评估模型(1991-1993) 主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南自然灾害保险技术研究(1991-1996) 主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北方草地动态监测研究(1991-1995) 主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晋陕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1992-1995) 主持陕西省优势产业筛选及发展对策研究(1994-1995) 主持中捷友谊农场发展规划研究(1995-1996) 主持内蒙古骨干工程筛选及发展对策研究(1996) 主持大连计委管理信息系统研制(1996-1997) 主持深圳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1996-1998) 主持NECT样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研究(国家攀登预选项目)(1996-1999) 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保险防灾核损系统研制(1997-2000) 主持北京郊区经济功能定位研究(1997) 主持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高效农牧业调查与优化对策(1997) 主持中国农村市场建设研究(1997-1998) 主持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骨干工程筛选及可行性研究(1997-1998) 主持大连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制(1997-1999) 主持证券交易中风险控制对策(1997-1998) 主持河北滦平农业产业化规划及实施途径研究(1997-1998) 主持土地利用变化与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研究(国家基金项目)(1997-1999) 主持现代环境保健食品研制开发(1998) 主持新疆极端环境条件下特定动植物开发技术(1998) 主持宁夏天然物产有限公司发展知识经济构想(1998) 主持内蒙古羊血资源开发研究(1998) 主持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产业化工程示范区建设方案(1998) 主持北京门头沟区“十五”规划研究(1999) 主持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国家重大基金项目)(1998-2002) 主持海冰资源开发技术(863预选项目)(2001-2002)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防沙治沙对策研究(2000-2002)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海冰资源开发技术项目(2001-2002) 主持生态资产测量技术预研究(863项目)(2001-2002) 主持云南省政府委托项目:云南药业资源开发规划(2001-2002) 主持民政部委托项目: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区划(2002-2004) 主持云南省政府委托项目:云南草业与畜牧业规划(2002-2003) 主持国家863项目:生态资产测量产业化体系(2002-2003)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防沙治沙技术与公共政策研究(2002-200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北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2003-2004)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973项目):北方人类活动与干旱化研究(1999-2004) 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防沙治沙技术与区域示范研究(2002-2004) 主持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研究(973项目)(2000-2005) 主持国家“十五”863项目: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产业化研究(2003-2005) 主持科技部中法协作网计划项目:水灾风险管理(2004-2006)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中奥合作项目-中国洞庭湖区水灾综合评估模型与减灾对策研究(2005-2007)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陆地表层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地理样带”研究(2005-2008) 主持中日合作项目:区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验研究(2005-200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及减灾范式研究(2006-2009)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汶川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2008.06-2009.12) 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全球气候变化与巨灾防范(2008.1-2009.12) 主持科研项目(正在进行)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评估技术研究 (2008.9-2011.12)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 (2006-2010) 主持高等学校科学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 综合灾害风险科学 (2008.01-2012.1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巨灾风险防范--IHDP-IRG核心科学计划案例研究 (2009.1-2011.12) 图书著作(含地图) 独著 史培军 著. 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北京,182页,1991 史培军. 乌海市土地利用图(1:30万). 测绘出版社,北京,1988 史培军. 乌海市地貌图(1:30万). 测绘出版社,北京,1988 合著(第一作者) 史培军,王静爱. 地学概论.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呼和浩特,203页,1989 史培军,王凤慧,武弘麟,方修琦,高永东著. 陕西省佳县经济发展研究. 海洋出版社,北京,234页,1990 史培军,胡涛,王静爱,方修琦,陈晋 著. 内蒙古自然灾害系统研究. 海洋出版社,北京,194页,1993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陈晋,齐晔,潘耀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北京,115页,2000 史培军,林儒耕,张可. 乌审旗地貌图(1:50万). 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史培军,李博,马汝彬. 乌审旗土地利用图(1:50万). 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史培军 主编. 陕西省佳县县情系列图(4张,1:20万). 海洋出版社,北京,1990 史培军 主编.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中英文对照).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史培军 主编.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光盘版).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史培军, 江源, 王静爱, 梁进社, 李晓兵, 陈晋, 陈云浩, 何春阳.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4.3. 国家减灾委-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著(史培军为组长).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 科学出版社,北京,272页,2008 《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史培军为学术主编). 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8开本). 成都地图出版社,成都,245页,2008 史培军,李 京,潘耀忠,陈云浩,李晓兵,张淑英,朱文泉,于德永 著.土地利用/覆盖与生态资产测量. 科学出版社,北京,195页,2008 史培军,李晓兵,杨 劼,王静爱,宋炳煜 著.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 科学出版社,北京,280页,2008 史培军,周涛,王静爱 编著.资源科学导论. 科学出版社,北京,330页,2009 合著(非第一作者) 赵羽,金争平,史培军,郝允充 著. 内蒙古土壤侵蚀研究. 科学出版社,北京,144页,1989. 李博,史培军,李天杰,陈钦峦,杨美华.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 科学出版社,北京,225页,1990. 林儒耕,史培军,刘树人. 内蒙古自治区地貌图(1:150万).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1. 金争平,史培军,侯福昌,赵焕勋 著. 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型和治理模式. 海洋出版,北京,242页,1992. 张兰生,史培军,刘恩正,姜继东 主编. 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中,英文版).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 江命友,史培军,程梓华,胡家鼎,陈浩 著. 湖南省自然灾害系统与保险研究. 海洋出版社,北京,151页,1993. 李博,史培军,任志弼 主编. 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动态监测技术系统研究(1,2集). 中国农业技术出版社,北京,1993. 郭绍礼,杨根生,史培军.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整治与农业发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10页,1995. 宫鹏,史培军,浦瑞良,郭华东 著. 对地观测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 科学出版社,北京,208页,1996. 李积勋,史培军 著. 区域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47页,1997. 刘学敏,史培军等. 科技进步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4. 商彦蕊,史培军. 自然灾害系统脆弱性研究. 西安地图出版社,西安,2004. 王静爱,史培军,王平,王瑛.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 陈颙,史培军. 自然灾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 何春阳,史培军 著. 景观城市化与土地系统模拟. 科学出版社,北京, 208页,2008. 唐海萍,史培军(译). 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 中文杂志论文 环境演变(第一作者论文 ) 史培军. 南毛乌素沙带的形成与利用. 内蒙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2):107-111. 史培军. 毛乌素沙沙地地名及其形成原因. 内蒙古地名知识, 1982(2):64-66. 史培军. 从土地沙漠化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新疆环境保护, 1983(4):7-17. 史培军. 从土地的沙漠化过程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科学,经济,社会, 1983(1):35-38. 史培军. 沙漠化概念释. 世界沙漠研究, 1983(4):26-28. 史培军. 试论科尔沁南部大青沟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过程.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1):43-54. 史培军. 有关沙漠化几个问题的探讨. 干旱区研究,1986(4):73-78. 史培军,王静爱. 中国干旱,半干旱,沙区风成沙粒度的统计分析.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4):12-20. 史培军,王静爱. 论风水两相作用地貌的特征及其发育过程.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86(2):88-97. 史培军. 论中国黄土的成因与演变(整理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增刊). 史培军,降廷梅,刘秋芳. 鄂尔多斯高原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中期降水量的复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增刊). 史培军,廖赤眉. 大西北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四大环境. 干旱区地理, 1988,11(2):8-11. 史培军. 论环境古地理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2):90-97. 史培军.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降水变化与“波动农牧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3):3-9. 史培军,方修绮,赵烨等. 内蒙古“金三角”地区近500年来降水与温度变化的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增刊):38-43. 史培军. 论全球现代干旱 ,半干旱沙区晚第四纪的湿润期与干燥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0(4):11-19. 史培军. 地理环境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 地理科学, 1990(2):189-190. 史培军. 谈鄂尔多斯高原的环境演变. 遥感信息, 1992(3):11-12. 史培军,王静爱,郭素新,索秀芬. 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环境考古研究. 内蒙古考古, 1993(12):168-171. 史培军. 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地学前缘, 1997(1-2):201-211.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地理学 报, 2000,55(2):151-160. 史培军,李晓兵,王平. 生态区评价中的空间范围确定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自然单元 ,社会单元和信息单元的复合. 第四纪研究, 2001,21(4):321-329. 史培军,袁艺,陈晋.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1,21(7):1041-1049. 史培军,龚道溢. Sahel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01,16(3):406-412. 史培军,哈斯. 中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带与非洲萨哈尔地带全新世环境变迁的比较研究. 地学前缘, 2002,9(1):121-128. 史培军,宋长青,景贵飞. 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2):161-168. 自然灾害(第一作者论文 ) 史培军,虞立红,张素娟. 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综述及我国近期对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3):163-172. 史培军. 论九十年代灾害学. 地理新论, 1990(1):79-84. 史培军. 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南京大学学报, 1991(专刊):37-42. 史培军. 加强农业保险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保险研究, 1991(6):28-30. 史培军,顾朝林,陈田. 1991年淮河流域洪涝灾情分析, 地理学报, 1992(5):385-393. 史培军. 环境风险管理及其应用, 管理世界, 1993(4):12-15. 史培军. 美国减灾考察报告, 中国减灾, 1993(3):49-53. 史培军. 地理科学的发展及减灾研究与《21世纪议程》, 地理学报, 1993,(1):92-99. 史培军. 论我国减灾科学技术与减灾的发展, 中国减灾, 1994,4(1):19-22. 史培军.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学报, 1995,10(3):267-278. 史培军, 潘耀忠,湖涛.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演变及环境动态监测研究, 自然资源, 1995(5):40-45. 史培军, 王平. 三种反映区域自然灾害数据的相对精度检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532-535. 史培军. 防灾减灾技术考察报告, 国际学术动态, 1996(6). 史培军.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1996,5(4):6-17. 史培军,苏筠周武光.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机理(一), 自然灾害学报, 1998,8(1):1-8. 史培军,周武光方伟华.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机理(二), 自然灾害学报, 1999,8(3):22-29. 史培军,严平,高尚玉. 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3):71-77. 史培军,张宏,王平,周武光. 我国 沙区防沙治沙的区域模式,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3):1-7. 史培军,严平,袁艺. 中国北方风沙活动的驱动力分析. 第四纪研究, 2001,21(1):41-47. 史培军. 三论灾害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2,11(3):1-9. 史培军,王静爱,周俊华,丁燕,葛怡,王瑛,杨明川. 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4): 1-7. 史培军,聂文东,田玉刚,葛怡,刘婧,郑璟,叶涛,卓莉. 低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过程与洪水灾害形成机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4(增刊): 12-21. 史培军,邹铭,李保俊,周俊华,王瑛. 从区域安全建设到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从第一届世界风险大会看灾害与风险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地球科学进展, 2005,20卷,2期,173-179. 史培军,李保俊,叶涛,王瑛. 我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战略调整(整理中……). 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3):1-21. 史培军,郭卫平,李保俊,郑璟,叶涛,王瑛,刘婧. 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 自然灾害学报, 2005,(3):1-7. 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2005年02期.中国减灾, 2005,(2):34-36. 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2005年01期.中国减灾, 2005,(1):37-39. 史培军.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1-7. 史培军,王静爱,陈婧,叶涛,周洪建.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地理学报, 2006,(2):115-126. 史培军,杜鹃,冀萌新,刘婧,王静爱. 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英文). 地球科学进展, 2006,(2):170-177. 史培军,叶涛,王静爱,邹铭,何飞. 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130-136. 史培军,刘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应急管理对策. 城市与减灾, 2006,(6):2-6. 史培军,杜鹃,叶涛,郑璟,冀萌新. 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研究,提高迎对灾害风险能力——从第6届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看我国的综合减灾. 自然灾害学报, 2006,(5):1-6. 史培军,李宁,刘婧,杨慧娟,宋培国. 探索发展与减灾协调之路——从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看中国发展与减灾协调对策.自然灾害学报, 2006,(6):1-8. 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黄庆旭. 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地学前缘, 2007,6(14):43-53. 史培军. 建立巨灾风险防范体系刻不容缓. 求是, 2008,8:47-49. 史培军. 从南方冰雪灾害成因看巨灾防范对策. 中国减灾, 2008,2:12-15. 史培军. 创新制度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瞭望, 2008,(10):112. 史培军. 应加强全民对灾害的常规应急能力建设. 科技导报, 2008,(10):10. 史培军. 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 提高巨灾风险防范能力. 自然灾害学报, 2008,(1):1-8. 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方伟华. 中国大型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战略与模式.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9-14. 史培军,李长安,邹民生,乐嘉春. 构建预防救助综合体系应对巨灾风险. 财会研究, 2008,(10):22-24. 史培军,唐迪,方伟华,徐伟,董文杰,陈波. 从应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巨灾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保险研究, 2008,(5):20-27. 史培军.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9,18(5):01-09. 史培军,李宁,叶谦,董文杰,韩国义,方伟华. 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9,24(4):428-435. 3S应用(第一作者论文) 史培军,李博,李忠厚,胡涛. 大面积草地遥感技术研究. 草地学报, 1994,(2):9-13. 史培军,陈晋. RS与GIS支持的草地雪灾监测实验研究. 地理学报, 1996,51(4):296-305. 史培军,李晓兵,周武光. 利用3S技术检测我国北方气候变化的植被响应. 第四纪研究, 2000,20(3):220-228. 史培军,潘耀忠,陈云浩,李晓兵,景贵飞,李京,鲜祖康,张淑英. 多尺度生态资产遥感综合测量的技术体系. 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2):169-173. 资源开发(第一作者论文) 史培军,方修琦. 论90年代的地理科学——挑战 ,机遇,选择与对策.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1(3):6-10. 史培军,王静爱. 论我国中部地区贫困地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几种互补模式. 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2(1):31-35. 史培军,黄军旗. 为鼓励具有创新的基础研究全面改革基础研究的管理模式. 地球科学进展, 1994(5):98-99. 史培军. 气候变暖的粮食生产与环境改良. 国际学术动态, 1997(7). 史培军. 中国的水危机――困境与对策. 战略与管理, 1997(6):40-47. 史培军,王静爱, 谢云等. 最近十五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1997(3):2-8. 史培军. 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6):62-69. 史培军,周武光.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5(总第161期):130-140. 史培军,哈斯,袁艺,周俊华,谢锋.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 自然资源学报, 2002,17(3):353-360. 史培军,范一大,哈斯,袁艺,谢锋. 利用AVHRR和MODIS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 自然资源学报, 2002,17(2):45-53. 史培军,顾卫,谢锋,袁艺,景贵飞. 辽东湾冬季海冰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资源科学, 2003, 25(3):2-8. 史培军,刘学敏.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 求是, 2003:32-34. 史培军,李晓兵, 张文生, 徐伟. 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 资源科学, 2004, 26(3):2-8. 史培军,张淑英,潘耀忠,王静爱,洪世奇,沈培平,朱文泉,叶涛. 生态资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31-137. 史培军,叶涛. 第5届亚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环境问题国际研讨会. 地球科学进展, 2006,(2):219. 史培军,王静爱,冯文利,叶涛,葛怡,陈婧,刘婧.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 地球科学进展, 2006,(2):111-119. 高等教育(第一作者论文)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 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 地理学报, 2003,58(1):9-16. 史培军. 关于资源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自然资源学报, 2003,18(3):257-266. 史培军,王民. 基础地理教育改革步伐加快 新旧体系共舞,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4-5. 史培军,刘建平,高鹏飞.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考察与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5-12. 史培军,王民,钟作慈,韦志榕. 2003年中国地理基础教育报告. 地理教育, 2004(2):4-5. 史培军,顾朝林,宋长青. 我国地理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问题探讨. 地理教育, 2005,(2):4-6. 史培军,刘闯,李晓兵,王正兴. 共识 、互补、联合、双赢——北京师范大学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共建世界资源研究所. 资源科学, 2006,(5):207. 英文期刊论文(第一作者论文) Shi Peijun, Wang jing'ai, Xie Yun, et al. Climate Change, Natural Disasters of Agriculture and Grain Yield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5 Year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1997,52(5):923-934. Shi Peijun, Wang Jing'ai, Yang Mingchuan, et al.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Disaster Database 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 Digital Atla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6(2):153-158. Shi Peijun. LUCC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LUCCD 2001 in Beijing. LUCC Newsletter, December,2001,(7):8-9. SHI Peijun, SONG Changqin, Palynological record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middle part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48(14):1433-1438. Peijun Shi, Ping Yan, Yi Yuan, Mark A. Nearing. Wind erosion research in Chin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004,28(3):366-386. Shi Peijun, Yuan Yi, He Chunyang, Li Xiaobing, Chen Yunhao. Land Use Pattern Adjustment under Ecological Security: Look for Secure Land Use Pattern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 2004,77(12):866-882. Shi PJ, Ge Y, Yuan Y, Guo WP.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of flood disasters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2005,21(4):613-627. Shi PJ, Shimizu H, Wang JA, Liu LY, Li XY, Fan YD, Yu YJ, Jia HK, Zhao YZ, Wang L, Song Y. Land degradation and blown-sand disaster in China. PLANT RESPONSES TO AIR POLLUTION AND GLOBAL CHANGE, 2005:261-269. Peijun Shi,Yi Yuan,Jing Zheng et al. The effect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on surface runoff in Shenzhen region,China. CATENA, 2007(69)31-35. Peijun Shi, Weihua Fang, Jing Liu, Meiqin Zhou, Fei He et al. Research on Earth-Surface Interaction Mechanism. Process and Dynamics of Human-Earth System: Case Study on the Geographic Belt Transect from Shenzhen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 Bayanhaote in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of Chin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1(14):1-11.
|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