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品牌排行榜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在线翻译 货币汇率兑换 阴阳转换万年历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快递查询 EMS查询 各地车牌查询表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当前位置:IP138 > 品牌榜 > 张克勤 

张克勤--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副校长介绍


相关行业:500强/国际品牌 名牌大学 名牌时尚奢侈
个人简介

张克勤-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副校长介绍 

 

人物简介

张克勤,男,汉族,1958年12月生,贵州省黔西县人,教授,现任云南大学副校长。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大学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育部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香港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八、九届评审委员;

SCI源刊《Fungal Diversity》执行副主编、《菌物系统》、《菌物研究》编委;

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遗传学会理事。

主要工作经历

1981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

1989年获真菌学硕士,

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8年晋升博士生导师,

199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9年和1992年在英国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8年作为云南省跨世纪一层次人才引进到云南大学。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线虫生防微生物领域中食线虫真菌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全国学术带头人之一。

在云南大学建立了线虫生防研究中心,领衔并形成了一支有12位固定研究骨干,30名博士和硕士生组成的有影响的线虫生防研究团队。

研究涉及了食线虫真菌资源、分子系统学、应用价值评估、杀线虫毒素代谢物、土壤抑菌作用、制剂工业化生产、侵染线虫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和高效表达等方面,形成了线虫生防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研发体系。

成果及突出贡献

在我国食线虫真菌研究领域做了开拓性工作,报道的种类占全球已知种类的1/3以上,其中包括20多个新物种。

开展了食线虫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修定了食线虫真菌的属级分类系统,将颇有争议的21个属合并为3个属,澄清了这类群菌物长期混乱的状况;

研究揭示了土传类病害生物防治的瓶颈问题——土壤抑菌作用,并提出了解除土壤抑菌作用的方法;

开发了国内第一个获得农药三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线虫生物农药产品——“线虫必克”。

首次报道了50多种真菌具有产毒素杀线虫的功能,分离、纯化、鉴定了20多个有杀线虫活性的分子结构式,其中8个为新的化合物。

对真菌侵染线虫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离纯化了10多个具有侵染线虫活性的蛋白酶,克隆了3个侵染线虫的蛋白酶新基因,成功地实现了基因的异源表达,完成了重组蛋白的免疫鉴定。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重大基础前期研究项目(973前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部成果转化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

先后在《Mycological Research》、《Mycologia》、《Fungal Diversity》、《Nova Hedwigia》、《Cryptogamie Mycologie》、《Mycosystema》、《真菌学报》、《植物病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论文65篇;

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出版《食线虫菌物研究》、《食线虫菌物分类学》、《食线虫菌物生物学》等4部专著。

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获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1994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完成的“根结线虫生防真菌资源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04年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11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承担博士生、硕士生的教学工作,先后为研究生开设《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微生物发酵工程》、《高级真菌学》等课程,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20多名,硕士40多名。

 

链接专访报道

专访云南大学张克勤教授: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张克勤教授研究组近期在细菌侵染线虫机制研究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他们解答了细菌侵染线虫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捕食关系中细菌的致病机理,这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微生物侵染宿主机制,也对于研制新型生物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一研究成果,生物通特联系了生物通报道: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要想成功,除了对于科学的热爱,对于理想的执着,更多的是朝着目标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的女神总是青睐于那些即能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来自云南大学的张克勤教授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在漫漫研究长路上,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从不轻言放弃,在线虫生防研究等领域走出了自己的路。

张克勤教授研究组近期在细菌侵染线虫机制研究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他们解答了细菌侵染线虫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捕食关系中细菌的致病机理,这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微生物侵染宿主机制,也对于研制新型生物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一研究成果,生物通特联系了张克勤教授,就读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请教了他。 

有趣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这篇题为“A Trojan horse mechanism of bacterial pathogenesis against nematodes”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细菌首先会分泌出引诱线虫的芳香物质,通过一些伪装进入线虫体内,之后在线虫体内分泌毒力极强的胞外蛋白酶Bace 16和Bae 16侵染线虫,这个侵染过程和古希腊神话故事特洛伊战争中用于引诱敌人的‘特洛伊木马’策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那么这项成果是如何取得的呢?张教授介绍说,我们从云南森林土壤40多份样品中筛选到5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细菌,其中,编号为B16的细菌显示最强的侵染线虫的能力,对其进行分类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根据功能将其命名为杀线虫芽孢杆菌 (Bacillus nematocida) B16。以该菌为代表,具体研究了杀线虫细菌侵染线虫的机制:根据倒扣平板实验发现该细菌可以较强地吸引线虫,线虫误食该细菌后被细菌杀死并分解。

之后也通过SPME/GC-MS找到了该细菌中作为引诱线虫的候选引诱分子,并通过纯品验证实验确定了7种引诱线虫的信号分子,其中六种引诱剂结构上都带有苯环,即均为芳香类化合物,虽然2-庚酮没有苯环,但与其他六种引诱剂一样,在低浓度下均可以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完成与侵染相关的两个胞外蛋白酶的纯化、生化性质分析和纯酶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成功地克隆了这两个蛋白酶的基因。并对其做了系统发育分析,通过同源模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两个毒性蛋白酶的三维结构。

进一步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分别将这两个毒力蛋白酶在大肠杆菌E. coli BL21中异源表达。通过同源重组,分别构建两个蛋白酶基因的单,双敲除突变株,测定各个突变株的蛋白酶活性和杀线虫活性,结果显示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杀线虫活性显著降低,证明了该细菌中的两个胞外蛋白酶为主要的毒力因子。并将两个蛋白酶在宿主菌中实现同源高效表达。分别用绿色、红色荧光蛋白对两个蛋白酶进行标记,示踪了两个蛋白酶侵染线虫的作用途径。利用显微注射统计实验证实毒性蛋白酶对线虫肠道的破坏是导致线虫死亡的主要因素;通过蛋白组学实验鉴定出这两个毒性蛋白酶降解线虫肠道的靶点底物蛋白。此外,初步实验证明该细菌吸引和侵染线虫是由细菌群体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 QS)所调控。最后在土壤中,重现了细菌引诱并杀死线虫的机制。

“能吃虫的菌”与关键技术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一种可以吃线虫的微生物,张克勤教授1986年就发现了这种细菌,并展开了相关的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这项研究发现这种细菌的最大特点是当细菌感受到线虫后,它能模仿线虫食物的气味,产生吸引线虫的气味化合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当一些细菌感受到线虫后,它会通知其它个体同时产生这种吸引线虫的化合物,这一通讯系统是由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所调控(QS),当将QS中的ComP和LuxS基因敲除后,则该细菌完全丧失了吸引线虫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未放到这篇已发的文章中,张教授研究组将另文发表)。至于这种新机制适用于多少种类的细菌,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张教授研究组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行为学实验方法,扫描电镜、透视电镜技术、基因功能研究方法与技术(克隆、表达、敲除、免疫荧光定位技术)、蛋白组学技术、挥发性化合物分离、结构鉴定技术、 显微注射技术等。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倒扣平板法确定细菌吸引线虫精巧体系,该方法由本课题组所发明,有可能成为研究由挥发性物质导致的吸引现象的典型实验。

研究团队

作为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张克勤教授不仅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而且其行政身份也让他更加的忙碌,但是他认为这两者并不冲突,因为分管科研如果不在第一线,不了解国际和国家科研的发展趋势,也是很难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科研管理与做好科学研究并不矛盾,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张教授也坦言道,当然从时间上来说会有些冲突,但只要把周末、节假日和晚上利用好,矛盾也不会太突出,这也是他们比别人要多些辛苦的原因所在,但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乐在其中。

在谈及多年的研究带给张教授最大的收获的时候,张教授自豪的说起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他说,这项有关细菌侵染线虫的特洛伊木马新机制的研究历时6年,许多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博士生牛秋红,并列第一作者的黄晓玮教授等。在这6年的研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建立了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相互关系的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支能干的队伍,为以后出更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系我们.请发email.或给我们留言谢谢!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