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 ||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 品牌排行榜 |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
在线翻译 | 货币汇率兑换 | 阴阳转换万年历 |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 快递查询 EMS查询 | 各地车牌查询表 |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
相关行业: | 蜡笔-水彩笔 马克笔 美术用品 母婴文教图书 文具学习用品 |
个人简介 | 西村贞一-日本樱花文具社社长介绍
中国制造迷失在日本:已不可或缺却无品牌 迷失东瀛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中日间以纺织贸易为代表的贸易量迅速扩大。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日本进口的纺织品中有82.2%来自中国。 不过,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却让他们“爱恨交加”。“对于中国制造,我希望它们的品质能够稳定一点。”日本樱花文具社社长西村贞一对来访的《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你不断监督它,盯得稍微放松一点,其产品品质马上就掉下来了。” 而这也是中国制造在日本的最大风险所在。西村贞一表示,在所有的供应商中,中国供应商是最便宜、量最大的,同时也是最“不靠谱”的。 尽管中国制造在日本无处不在,但它们是一群没有面孔的产品,即所谓的“made in china,made by japan”。2012年7月8~11日,《中国经营报》联合环球市场集团暨GMC优质制造商联盟组织的“向世界出发”活动来到日本,记者在东京、大阪详细考察了中国制造在当地的情况。 东京时间早晨6点,清脆的闹钟声响起。家住大阪的上班族藤田法子拨停响铃,睁开惺忪的睡眼去洗手间盥洗、化妆。早晨7点15分,藤田法子已经用过早餐,穿上整洁的工作服挤上开往公司方向的地铁。 作为一位日本普通消费者,藤田法子并不知道,她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来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制造业大军中,它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比如,每天叫醒她起床的闹钟,是大阪街头的百元店买的,在那里,大部分商品从中国采购;而她洗脸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纺织品也来自中国。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日本进口的纺织品中有82.2%来自中国。 然而,颇为令人尴尬的是,对于生活不可或缺的中国制造,日本消费者往往忽视它们的产地。“中国制造在日本是一个缺乏面孔的群体。”日本流通科学大学教授辻美代表示:“由于缺乏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日本民众很少关注他们所用的商品到底是made in japan或者是made in china。” 这便是中国制造的纠结之处:价格便宜,出口量大,但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往往扮演着“为别人作嫁衣裳”的角色。2012年7月8~11日,《中国经营报》联合环球市场集团暨GMC优质制造商联盟组织的“向世界出发”活动来到日本,记者在大阪详细考察了中国制造在当地的情况。 大阪是日本的经济中枢,经济地位仅次于东京。轻重工业综合发展,以机械、电机、化学、钢铁、金属加工、食品、纺织等工业为主。以大阪为核心的日本关西产业界与中国联系密切,不少大阪工业企业在中国内地设有工厂。 无处不在的made in china 在产业层面,中国更是日本主要的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基地。 “经常有国内的女孩来日本旅游,让我带她们买Hello Kitty的产品。在她们看来,只有日本产的Hello Kitty才是最正宗的。其实我想告诉她们的是,基本上日本市场上百分之百的Hello Kitty都是made in china。”在日本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中国女孩朱莹告诉本报记者。 朱莹1995年来日本留学,之后便留在日本工作。对日本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了中国制造,生活将会变得很麻烦。日本人刷牙用的牙具、洗脸用的毛巾、身上穿的衣服、上班用的办公用品、家里陈设的家具,甚至户外的烧烤用具和帐篷都是中国造的。 记者在大阪市亲身体验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大阪市梅田区当地一家叫做yodobashi的家电卖场,除了一些手机、家用电器等日本本土品牌之外,其余如电脑包、插线板、充电器等外围设备均来自中国。 在大阪街头,有一种叫做“百元店”的杂货店,其中销售的商品售价均为1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元),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大部分来自中国,深受日本消费者喜欢。此外,日本街头还有一种叫做“激安”的杂货店,日本导游告诉记者,“激”就是非常的意思,“安”就是便宜的意思,店内的商品也有很多来自中国。 在产业层面,中国更是日本主要的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基地。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之后,中国便取代了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商品输入国。 2011年,日本对华的商品进口额约为1834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排名前五位的商品为:电器设备、普通机械、服装及辅料、各原料制品以及化学制品。 价格低廉 品牌缺失 尽管中国制造在日本无处不在,但它们是一群没有面孔的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它们产自何方。 多数日本消费者和产业界人士对中国制造的评价是价格低廉。朱莹在1995年刚来到日本时发现,中国虽然价格低廉但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很多日本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会格外留意商品的产地。“当时中国货大部分集中在一些销售低端商品的超市和路边小店”。朱莹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达和品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也开始进入高端的百货商场。“百货商场中像一些如Polo、Tomy等高端服装也都是made in china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朱莹表示。 在朱莹看来,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包括她在内的当地消费者已经很少去关注这个产品究竟是否为中国制造了,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然而,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让他们“爱恨交加”。“对于中国制造,我希望它们的品质能够稳定一点”。日本樱花文具社社长西村贞一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你不断监督它,盯得稍微放松一点,其产品品质马上就掉下来了。” 创办于1921年的樱花文具是日本著名的文具和绘画颜料生产商,其核心产品均在日本国内生产,而将一些产品外包装、封套等材料外包给中国内地、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中国制造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缺点是品质无法保证,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风险。西村贞一表示,在所有的供应商中,中国供应商是最便宜、量最大的,同时也是最“不靠谱”的。 另一方面,品牌的缺失使得中国制造无法跻身于日本消费者心目中的主流品牌。“尽管中国制造在日本无处不在,但它们是一群没有面孔的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它们产自何方。”日本流通科学大学教授辻美代对记者表示。 目前,在日本市场的中国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大超市、卖场里销售的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另一种是,日本当地的品牌,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加工之后再运回日本进行销售。对于后者,辻美代称之为“made in china,made by japan”。 事实上,早在10年前,中国的知名品牌海尔就来到日本市场试图打开品牌影响力。不过在辻美代看来,海尔在日本的品牌战略并不成功。“与中国消费者观念不一样,日本消费者认为,国产的才是最好的,进口的并没有国产的好。因此,在家电制造业异常发达的日本市场,海尔并没有太多竞争力。”辻美代表示,在日本消费者心目中,海尔是款价格低廉的中低端品牌。 成本上涨 转型在即 我们打算将工厂设置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过中国依然是我们主要的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5月,日本领先企业集团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将与越南国家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合作,在越南北部的南定省建设一个纺织纤维厂。他们将在南定省Bao Minh工业园建一个现代化工厂,厂房建设将很快开始,工厂可能明年投产。工厂总投资1.2亿美元,将创造大约3000个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跨国制造商们将订单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等。 “人民币的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令我们对中国制造产生担忧,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我们打算将工厂设置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不过中国依然是我们主要的供应商。”伊藤忠商事会社社长助理桑山信雄告诉记者。 多家日本企业负责人表示,正在考虑在东南亚国家建设工厂,不过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消失。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不仅仅是产品的加工地,更是原料的生产地。以纺织业为例,中国的棉花产量和化工纤维产量在世界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越南、缅甸等新兴国家人口数量有限,随着更多的企业到当地投资建厂,其人力成本马上会被炒起来,价格甚至高于中国。 即使如此,中国制造业仍无法回避转型压力。桑山信雄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方向是要着手提高产品品质。而辻美代则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重点应放在品牌建设上面。 以海尔为例,它之前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并不成功。2011年海尔并购三洋电机,并主推旗下AQUA品牌的冰箱和洗衣机。辻美代表示,海尔在用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打响自己的品牌:先主推AQUA,让消费者熟知,待接纳之后,再过渡到海尔本身。 “中国制造”改变日本 中国制造的产品目前已经普遍为日本平民大众接受,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平时所穿服装的标签上,绝大多数写着“中国制造”,就连超市里的食品也大多来自中国。甚至可以说,中国货成了日本人的生活支柱。 “中国制造”改变日本人衣食住行 在日本的所谓 “百元店”,什么东西都是100日元,而且品种丰富、应有尽有,几乎是日本消费者添置日常家居所需必到之处。“百元店”的商品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不管是家品,还是衣服、文具等身边的东西,我们都能找到“Made in China”的影子。 “Made in China”甚至已扩展到饮食业及食品加工业。日本街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国菜馆,连日本厨师也开中国菜馆做中国菜。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在消费来自中国的加工食品。 在山东某生产车间,工人每天都在加工向日本出口的飞鱼子和章鱼。另一方面,日本人喜欢的鳗鱼和活海胆正在中国的养殖场养殖,一批批等待出口到日本。生鱼片是日本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但日本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不带鱼刺的生鱼片,全赖辽宁省中日合资的水产加工厂中的工人每天花费8小时用镊子将生鱼片中的鱼刺一根根夹出。如果食品中有任何一块碎骨没有被剔除,就可能遭到顾客投诉。在中国加工的生鱼片等海鲜已经打进了日本的许多快餐连锁店和超市。 “日本文化”在中国生产 日本向来引以自豪的传统产业,亦逐步向中国转移。目前,人们很难再找到百分之百日本制造的和服。上世纪90年代,备受困扰的日本纺织业说服政府开放长期受保护的国内丝绸市场,允许外国丝绸生产商加入竞争。日本丝绸虽然质量绝佳,但是价格却是中国、巴西或者东南亚国家生产的丝绸的至少20倍。随着关税下降、大量价格便宜的外国丝绸涌入,日本的丝绸行业近乎全面崩溃。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多的日本和服会馆在中国开设制衣厂。 最近几年,著名的京都西阵区和服制造商在中国和朝鲜开设了制衣厂,并且把西阵和服会馆里的织布机从100台缩减到10台。现在,和服会馆只负责制作最新的样板,样板制作出来后会被运往中国,由中国的制衣厂批量生产。 和服业内人士坦言,几乎所有的会馆都在中国生产和服,或者使用电动织布机。很少会馆仍在使用人手缝制,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的和服与日本制造的和服其实表面上很难区分出来。 除了工业生产外,就连日本的创意工业亦来到中国寻找劳动力。如果有留意近年播放的日本动画如高达GUNDAM系列等的片尾部分,不难发现中国动画制作公司出现在制作组的名字中。日本手冢动画制作公司(东京)为寻求文化交流和廉价劳动力,早在1991年就在中国设立了“北京写乐美术艺术品”公司。迄今已经参与制作了“森林大帝” 、“铁臂阿童木”等动画片。该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为23岁。在计算机上给原画上色等较简单的作业基本上由中国员工完成。但公司的管理人员指出,中国动画水平正在提高。但是如果放置不管的话,可能又走上大规模生产的路子,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还是需要日本的指导员来到中国督导制作。 “中国制造”的局限与突破 中国企业在坚守国内市场和进攻国际市场时,所凭借的主要优势仍然集中在成本上,即主要是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一旦日本或韩国或欧洲企业成功移师中国,我们既有的劳动力、地租等优势(这是成本优势的基础)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研发投入,“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制造业者必须引以为鉴,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的标准。享誉世界的企业基本都有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能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代工生产(OEM),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更是几乎脱节,因此产品开发能力低,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制造”、“欧洲制造”和“美国制造”企业,不仅正在将其生产基地移师中国,而且正争相来中国建立研发基地,完善其研发体制,在抢夺廉价劳动力的同时抢夺优秀的中国技术人员。因此,中国企业当居安思危,在享受“中国制造"产品风行世界的同时,也要从技术开发、管理质控、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着手,方能真正由 “世界工厂”提升为“世界级工厂”。 |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