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 ||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 品牌排行榜 |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
在线翻译 | 货币汇率兑换 | 阴阳转换万年历 |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 快递查询 EMS查询 | 各地车牌查询表 |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
相关行业: | 藕粉 食品茶水特产 饮料/冲饮 |
个人简介 | 沈洪奎-杭州三家村藕粉厂厂长介绍
人物小结: 沈洪奎,杭州余杭三家村藕粉厂厂长,浙江省藕粉强制性地方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沈洪奎与“三家村”藕粉 沈洪奎出名,源于一则爆炸性的新闻:1999年11月,三家村青年农民沈洪奎,毅然出资30万元买下浙江名品“三家村”藕粉的注册商标。消息一传出,省、市、区媒体蜂拥而至,农民买商标的图像和文字,占据省、市、区各大媒体的银屏和版面,三家村藕粉厂厂长沈洪奎便成了各界关注的名人。 沈洪奎居住的地方,是一个有水就有荷,有荷便有藕的地方。一湾碧水之上,荷莲亭亭如盖;整片荷塘连结一起,很像一块绿色的陆地。初夏的傍晚,凉风习习,莲叶翩翩起舞,期间将会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荷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荷时忽隐忽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荷花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看不尽的荷塘月色,采不完的莲花莲藕,从童年伴随他步入多梦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因而,沈洪奎从小就认定,莲荷要比所有水生植物美得多。 当然,追求美虽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在朴实无华的农民眼里,美,是不能当饭吃的。草民沈洪奎,虽比他的父辈,直至同龄人多一点经济头脑,但他毕竟还是农民,仍脱不了这个俗,此时他看重的,是与莲荷连结在一起,长在三尺淤泥三尺水底下的那枝亭亭玉“横”的莲藕!沈洪奎曾多次听老辈人讲过,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三家村仅有徐姓、马姓、车姓三户人家,故称三家村。他们以栽荷、采莲、摸藕为生。 清末期间,一批身患痢疾的太平军滞留在三家村,渴了喝荷池里的水,饿了吃藕农丢在荷池边的藕节。不知是天意还是藕节真的是治痢疾的灵丹妙药,身患痢疾的太平军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病愈的太平军深知这是能使他们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便留在三家村再也不走了。之后,民间便有了藕节治痢疾的偏方,三家村的人丁也兴旺起来了。可惜当初没有留下家谱之类的记载,若有,考查起来,沈洪奎说不定还是太平军的后代呢! 沈洪奎出巨资买下“三家村”商标,是相中了长在三尺淤泥三尺水底下的那枝亭亭玉“横”的莲藕,倒不如说,他更钟情于用三家村莲藕制作而成的藕粉! 位于京杭古运河畔的三家村,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塘深埂高,为怕风亲肥的莲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在农耕时代,农民有种什么吃什么的习惯,而生长在三尺淤泥三尺水底下的莲藕,采收是有季节性的,夏季采收的称夏白藕,宜生吃;“立冬”之后采收的称老白藕,宜熟吃。而熟吃也只能吃到次年“清明”边,“清明”一过,藕将节节发芽,摸起来的藕怎么烧都不会熟了,因而就失去了食用的价值。 于是,不知是哪位先人想出了一个妙法,将摸起来的老白藕洗净带水磨成浆,再用网筛过滤沥出藕渣,沉淀成结成块的藕粉,然后再用刀将结成块的藕粉削成薄似蝉壳的片,晒燥之后可供常年食用。殊不料,用此方法制作而成的三家村藕粉,用手捻之,有银白光泽;开水泡后即成浆糊状,如不及时食用,15分钟后又会化成汤汁。不像别处的藕粉不及时使用会结成块。这是三家村藕粉独有的两大特色,也是区别真假三家村藕粉的主要标志。 正因为如此,早在南宋时代,三家村藕粉就成为朝庭贡品;也正因为如此,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政府像分派粮食定购任务那样,分派给三家村一带的农民要缴一定数量的藕粉;又正因为如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在杭州周总理特意请他品尝了三家村藕粉,随后访华的法国总统蓬皮杜来杭州时,周总理又以两盒三家村藕粉相赠;大概还是正因为如此,农村还没有什么品牌意识的1987年,时任三家村村党支部书记马雪根,跑上跑下跑了大半年,为三家村藕粉注册了“三家村”商标,自然也是余杭乃至浙江省最早注册商标的农产品之一。 如今,这只凝结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三家村”商标,落到了已过而立之年的沈洪奎手里,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啥?制作“三家村”藕粉的莲藕,解放前后三家村一带的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仅三家村一个村,顶峰时期的种植面积就有1500余亩,而现在呢,三家村一带的大片荷池藕塘,陆陆续续变成或高或低的农家别墅楼,或被经济价值相对较好的慈菇、茭白所替代,三家村的莲藕种植面积,已下降到200亩。 沈洪奎不仅种过藕,而且还当过生产队长,指挥过农民种过藕;他和三家村的绝大多数老农一样,不仅种过藕,而且还做过藕粉,懂得莲藕种植面积的多少,是与“三家村”藕粉的多少成正比的,少了或没了莲藕,就等于少了或没了“三家村”藕粉,少了或没了“三家村”藕粉,“三家村”藕粉这块金字招牌还有什么意义?!刚刚拥有“三家村”这块金字招牌而一举成名的沈洪奎,哪有不急的道理呢! 急是一种责任,也是一股动力。急过一阵子之后的沈洪奎,终于想出了复兴“三家村”藕粉的办法:当地缺少土地种莲藕,何不委托有土地种莲藕,会种莲藕的外地人去种莲藕呢?! 在区、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沈洪奎很快在三家村、鸭兰村以及邻近的德清县落实了800亩莲藕种植基地,并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他们签订了保护价收购的合同;之后,又以相似的形式,在江苏宝应、仪征两地,落实了1000亩莲藕种植基地,“缺米做炊”的问题才得以解决,新千年杭州三家村藕粉厂的生产量达到100多吨,比原先村办的三家村藕粉厂的生产量增长二倍多,沈洪奎“紧”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心,随之也慢慢地“松”了起来。可过后不久,沈洪奎发现,拥有浙江地方名品这块金字招牌的“三家村”藕粉,在各大超市的销售状况,有时还不及名不见经传的新品。是价格问题吗?否!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家村”藕粉国家收购价为每斤1.36元,1966年,三家村为起了三家村藕粉厂,生产1斤装的“三家村”袋装藕粉,六十年代出厂价为3元;七十年代出厂价每斤4—6元;八十年代出厂价每斤7—12元;九十年代出厂价每斤15—20元。现在,在各大超市销售的“三家村”藕粉,仍是每斤20元的老价格,显然不是价格问题。那么,是什么问题呢?后来,终于使沈洪奎看到了传统的“三家村”藕粉,与现代人消费不合拍的种种方面。一斤装的三家村藕粉,虽然质地细腻,清净飘香,营养丰富。 但对于追求生活快捷、简便的现代人来说,仍有诸多的不足。如一盒藕粉可泡25小碗;食用前须先用冷水预调,然后再用热开水冲泡,另外,还需加上白糖等辅料。 于是,沈洪奎请来浙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的专家教授,及时开发了三家村即食型藕粉,直接用开水泡制即可食用。接着,将500克装改为200克装,在200克中又分成10小包,食用者取一小包20克,正好冲一小碗,紧接着,沈洪奎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在藕粉中加进白砂糖、麦芽糊精、蛋白质、铁、钙等营养强化剂,并改粉末型为颗粒型,保质期由半年提高到一年。 新一代“三家村”藕粉问世后不久的2001年冬,“三家村”藕粉首次亮相上海农博会,便出现了排队争购的可喜景象。据负责经销并亲自参加上海农博会的副厂长车纪芳说,那一次,他们带去了一车1.5吨“三家村”藕粉,不到一天时间就买空了。有一位顾客,一天中买了五次共32盒“三家村”藕粉,先是给自己买,后来给同事、邻居、亲朋好友买。 如今,三家村藕粉厂已拥有无糖、桂花、莲子、速用四大系列的三家村藕粉。“三家村”这块金字招牌已熠熠生辉,“三家村”商标已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不仅进入江浙沪170余家超市,还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并成为国家旅游局指定的航空旅游食品。2007年,“三家村”藕粉的销售量超过了660吨。“三家村”藕粉在沈洪奎手里,进入盛产期…… |
粤ICP备05004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