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P138.com 查询网
ip地址所在地查询 国内列车时刻表查询 手机号码所在地区查询 天气预报-预报五天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国内国际机票查询 品牌排行榜 五笔编码拼音查询
在线翻译 货币汇率兑换 阴阳转换万年历 邮编查询区号查询
身份证号码查询验证 快递查询 EMS查询 各地车牌查询表 车辆交通违章查询

当前位置:IP138 > 品牌榜 > 关锡友 

关锡友--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相关行业:车/建工/农具 建工/机械设备 机床 数控车床
个人简介

关锡友-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跟乔布斯一样,热爱自己的事业

关锡友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专业,也许是同济大学良好的专业基础,让他爱上了这个行业。关锡友在同济学的是德文和德国技术,为此,他心中一直都有一个德国之梦。然而,父命难为,他回到沈阳进入沈阳机床中捷厂;爱情至上,他放弃了已经办好的签证,坚守中捷厂。不知道现在关锡友回想起当年的决定,是不是应该庆幸那是多么的明智。

1997年,身为车间主任的关锡友被提升为中捷厂的总经理。这项任命让关锡友一度觉得很突然也很茫然。因为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中捷厂已经无法给工人开出工资,处于停滞状态。沈阳机床集团领导班子决定大胆启用年轻人,技术背景深厚的关锡友在中捷厂最危机的时刻走马上任。“死马权当活马医,治好了算你有本事,治不好就当锻炼新人。”在集团领导的鼓励下,关锡友扛起了振兴中捷的责任大旗。

关锡友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阅了中捷的22个账本,共有资金5000余元。接下来,关锡友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抽掉了4条烟。然而关锡友明白,忧愁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时中捷面临的问题是,市场需要的产品中捷做不出来,而中捷现有的产品体系早已被市场淘汰,连年的低效益导致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关锡友回忆道。1988年与关锡友一同进入中捷厂的88名本科毕业生,到1997年时只剩下7个。

关锡友不是没有动摇过。当时,有企业为他开出了30万年薪的优厚报酬。在一个星期的考虑之后,关锡友毅然选择了在中捷厂继续拿每月580元的工资。

正如当年乔布斯之于“苹果”,责任与梦想是让关锡友留下的原因。关锡友认为,作为年轻技术人员的代表,又得到领导的重视,自己的去留无疑决定着所有中捷人对工厂的态度和希望。而关锡友更加清楚的是,他的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关锡友时代”来临

作为沈阳机床旗下最年轻的总经理,被誉为“少帅”的关锡友顶着重重压力,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

关锡友解决的第一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由于中捷待遇差,开始社会招聘时竟没有一个人应聘。为此,关锡友果断提出:“人才要按照市场价格,要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由于关锡友的决定,中捷推翻了原有的工资体系,建立了新的薪酬体系,由此奠定了中捷乃至整个沈阳机床对人才的重视。改革的第二项措施是打破厂里任人唯亲的风气。

上任两年之后,关锡友彻底更换了所有经理层,公布新的机构,任命新的经理。第三项措施是改革员工的薪酬考核办法,实施效率优先的原则。这项政策直接激励了全体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工厂甚至不得不通过拉闸限电来限制无休止的加班。这三项制度改革之后,中捷一改原先沉闷的工作状态,无论是生产工人还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

而让关锡友最为自豪的是,他调用了大笔的资金以奖励科技人员,这项举措一直影响着沈阳机床的未来。正如关锡友所言:“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于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通过限制和约束。”

2001年,上海磁悬浮高速列车轨道加工设备项目让关锡友在业界声名大噪。这个几乎被外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项目,在关锡友的努力下,调集了中捷全员的力量进行攻关。关锡友至今记忆犹新:“我当时带着6个人,在上海奋战了7天7夜用来做标书。”参与这个项目的全体人员都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时中捷拿出的产品不单技术含量高,而且还是一个经过重新设计和研发的新产品。在仅仅6个月的时间里,从竞标成功到新机实验,中捷厂经历了一个最具奋斗历程的6个月,创造了中国机床史上的奇迹。

在关锡友的带领下,所有的技术工程人员吃住在厂里,所有的工人24小时轮班。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关锡友发现了蕴藏在企业中无比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如果能被激励和爆发,那么中捷乃至整个沈阳机床的发展必将无可估量。在承接上海磁悬浮项目时,关锡友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就是如果项目失败,他就离开中捷。但在项目验收时,中捷拿出来的产品异常出色,连续测量10次的测量误差几乎都为零,这样的测量结果让关锡友也大为惊叹,他甚至认为这是上帝的眷顾。

关锡友总结中捷厂的发展之路时,认为走的最坚实的就是市场决定产品、技术推动产品之路。期间,中捷与国外众多企业接洽希望能引进高端技术,却屡遭拒绝。谈及此,关锡友言辞有些激烈:“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在世界上受的白眼太多。”也许正是这些白眼一直激励着关锡友坚定地走下去。

2002年,因为在中捷的出色表现,关锡友被任命为沈阳机床集团总经理。上任伊始,关锡友就提出了“三个三”的发展目标,即用3年的时间让全集团的营业额达到30个亿的目标;主导产品在行业的占有率达到30%;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

至此,一个属于“关锡友时代”的沈阳机床,开始显露峥嵘。

放飞心中的梦想

关锡友是自信的,有着东北汉子的大气。

“在我刚进入中捷厂还只是个年轻技术员的时候,我就有这样一个梦想,我希望沈阳机床在我的手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关锡友如是说。

机床是工业母机,而沈阳机床则是中国机床工业的摇篮,这里曾诞生了共和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台摇臂钻床、第一台卧式镗床、第一台数控车床……回忆当年,关锡友眼神里依然流露出自豪感。

然而,这样的光景并没有持续多久,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沈阳机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入低谷,甚至于濒于倒闭……

同大部分国有企业一样,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沈阳机床也曾经历了阵痛。

2003年,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关锡友锁定了沈阳机床发展的目标,也锁定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把沈阳机床带向世界第一,带向“世界领先的机床制造商”。

2004年,沈阳机床全资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并完成了对云南机床的重组;2005年,沈阳机床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协议,正式收购其持有的昆明机床(600806,股吧)29%股权,成为昆明机床第一大股东。

由此,关锡友打造了独一无二的“沈阳机床模式”。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有沈阳机床这般规模,产品类型如此之全,产品线如此之宽、如此之深。沈阳机床一直以来采用的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被打上了很深的属于关锡友时代的印记。但这种“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却有违于机床行业的传统和人们惯有的认识。为此,关锡友和沈阳机床曾经饱受质疑。

作为沈阳机床的掌门人,关锡友最明白沈阳机床的症结所在,所有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都是关锡友心头的一本账。

谈起产品结构落后,关锡友非常痛心:“这么大个沈阳机床厂,这么多的产品类型,竟然没有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优势。中国这么大的立加市场,沈阳机床一年却只产几百台。”

因为关锡友的痛心,在沈阳机床11个事业部的规划里,有了沈阳立加的一席之地。关锡友告诉记者:“这是德国血统打造出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全面考虑了生产、成本和竞争优势等各项因素,在价格和技术上不惧任何竞争对手。”关锡友给立加事业部制定的目标是2010年2000台,2011年4000台的年产量,这是典型的关锡友式的增长。

而这种增长也体现在整个沈阳机床集团。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沈阳机床集团共销售9.2万台机床,销售收入达143亿元,行业排名一举跃升到了世界第二。

从2002年至今,沈阳机床集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成长曲线,从世界20强、10强、5强,再到2强,而这仅用了7年的时间。

2008年,关锡友出任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时,曾这样给自己定位:“如果沈阳机床是一艘船,我在这个船上既不是舵手,也不是船长,我只是这艘船的功能设计者。我期待这艘船上有更优秀的船长,也有更优秀的舵手,因为沈阳机床是一个联合舰队,而不是一艘航空母舰。”

向世界第一挺进

关锡友时常感到自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攀上一座山峰,另一座更高的山峰又在眼前。

2009年,一场金融危机令世界机床巨头们元气大伤,也把沈阳机床推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接下来,这家中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将如何继续自己的全球折桂之路?

2010年,走出世界顶级机床制造商德马吉(DMG)的铸造车间,关锡友立即给沈阳机床铸造厂的负责人打回越洋电话。刚才的参观让他感触颇多:“人家生产的岂止是铸件,简直是艺术品,你甚至可以把它摆在家里作为装饰物!”

数年前,这位中国最大机床企业的掌门人就曾希望拜访德马吉,却遭到了对方的婉拒;而如今,关锡友不但成了这家德国公司的座上宾,而且在德马吉董事会主席Kapitza眼中,沈阳机床已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无独有偶。当沈阳机床再度出征美国国际机床展,与多年前相比,受到的待遇可谓“冰火两重天”。彼时,沈阳机床的展位被主办方安排到了地下室;而此时,沈阳机床不仅进驻主馆与世界一流制造商同台竞技,还与其他知名企业一样成了主办方的VIP客户。

尽管很大程度上关锡友把这些变化归结于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机床市场的“风景这边独好”,但在他的国外同行们看来,沈阳机床这个“中国玩家”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分量。

这家曾因“大”而遭受争议的企业正在全方位地向“强”转型。关锡友已经充分意识到产业“空心化”的脆弱性,不愿意一直小心翼翼地跟在别人身后建立自己的帝国。

2010年以来,沈阳机床不仅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了一系列更新、更好、更具个性特征的“新五类”产品,而且正加速向过去抵达不了的核心区域挺进。

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沈阳机床集团以1600平方米展台的强大阵容参展,其推出的25台高速化、复合化、精密化的机床产品,体现了当今数控机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水平。其自主研发的飞阳运动数控系统,打破了我国机床业数控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并将进行批量化、产业化生产。关锡友说:“解决了飞阳运动系统的产业化问题,就解决了机床产业‘中国制造’最核心的动力问题。”

在这次展会上,沈阳机床还与世界著名机床制造商森精机、吉特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三方拟在沈阳建立合资企业。

早在2005年,关锡友与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马扎克(MAZAK)公司负责人曾有过一次交流。关问:贵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对方答:我们要永葆世界第一。对方反问沈阳机床的目标是什么?关想了想后答:我们要挑战你世界第一的位置。

如今,在关锡友的时间表上,2015年,沈阳机床将成为“既大又强”的世界第一机床制造商。

关锡友将沈阳机床的发展之路比喻为登峰,登珠穆朗玛峰。攀登珠穆朗玛有两条路,陡峭的南坡达到顶峰更快一些,北坡比较平坦走起来更为坚实。现在关锡友和他为之奋斗的沈阳机床正在北坡,即将登顶的位置。

我们衷心期待着关锡友和他率领的沈阳机床早日登上全球机床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联系我们.请发email.或给我们留言谢谢!

粤ICP备05004654号